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包头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338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时间:2025-07-24
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李轶、张春霞、支守根、孟繁成、邵严旭、贾焱中、闫宏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包头市低空经济建设提出宝贵建议,根据市发改委职能职责,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低空空域分布方面,受制于毕克齐、公庙子军用机场、东河国际机场叠加空中管制、空域尚未开放等因素影响,我市空域自然呈现“一山两区”布局,即:以大青山南麓(京藏高速G6为分界线),分为山北和山南地区。山北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空域条件好,侧重开展科研试飞、低空文旅、飞行培训、低空物流、农牧作业等,山南地区依托老工业基地,已形成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新材料、煤化工等特色产业,尤其是在碳纤维、永磁电机、电池组件、芯片等无人机相关配套产品原材料供应方面优势明显,侧重建设以低空飞行器整机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为核心的低空制造集聚区。低空基础设施方面,已建成达茂旗百灵庙和石拐区五当召2个通用机场,百灵庙机场已取得A1级飞行使用许可证,获批至呼和浩特白塔、乌拉特中旗等4条航线;五当召机场于2020年12月通过民航内蒙古监管局使用许可审定,并于2021年6月由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颁发机场使用许可证,是我市第1个、自治区第9个取证的通用机场项目。同时拥有广阔的空域资源和城市空间,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争取政策性资金方面,为达茂旗百灵庙机场争取自治区机场专项建设资金3320万元,为石拐区五当召机场争取自治区机场专项建设资金2000万元,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94万元。低空服务方面,依托五当召、百灵庙机场、北重无人机装备培训中心等开展无人机驾驶证培训、飞手培训业务,依托包头云计算中心、一机工业互联网二级标识解析平台、恒汇成科技公司“蒙疆云圣”等,提供低空网络系统算力支持和卫星遥感支持;依托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等职业院校开设无人机相关专业,大力发展低空服务业,培养无人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人才支撑。低空配套产业方面,我市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拥有钢铁、铝业、铜业、新材料、新化工等优势产业,在钢、铝、铜、碳纤维、稀土新材料、磁性材料等无人机制造原材料供给和装备配套方面具备优势,可以就地建链、补链、成链。在低空装备制造产业中,我市拥有电池组件、高端芯片、永磁电机、旋翼、复合材料等既有原材料优势,大部分企业可实现就地改造转产,可以快速形成生产能力。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编制《包头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包头市低空物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包头市低空制造业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法规。

二是建立顺畅沟通机制。印发《包头市统筹推动低空经济工

作协调机制》,由市发改委牵头成立综合协调组,建立包头市统筹推进低空经济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市交通运输局牵头成立空域改革组和基础设施组,市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牵头成立数据网络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成立产业推进组,形成统一领导、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我市低空经济工作。

三是明确今年重点工作。印发《包头市2025年低空经济重点工作清单》,涵盖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加快低空空域改革、统筹共建基础设施、构建协同保障网络、发展低空制造业、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加快产业集聚示范、培育低空经济服务业、拓展低空场景应用九个方面共42条重点任务。对低空经济重点工作按月调度,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销账式”落实。

四是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建立低空经济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加强低空经济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低空经济的认知度,市统筹推动低空经济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按旬报送动态信息,由市发改委收集整理后向各新闻媒体推送,进行广泛宣传。

五是积极建立试点示范。支持达茂旗、石拐区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和低空警务试点,支持百灵庙、五当召机场探索培育低空飞行器适航试飞基地和低空经济飞行基地;在我市部署低空经济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航天九院等单位推动1-2个低空制造业项目落地包头。

三、取得的成果

一是基础设施初见成效。百灵庙机场初步建成全国大型“无人智能系统研练基地”和“低空飞行器适航试飞基地”,每年为军地培训3600余人,已成军地合作的典范;五当召机场“无人机驾驶证考试基地”和“低空经济飞行基地”运营良好,已完成110余人民航无人机执照培训,成功举办两届以五当召机场为终点的国内距离最长的三角翼赛事“秦直道”飞行拉力赛。东河国际机场研学基地被评为“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研学旅游基地”“包头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殊荣。

二是试点示范引领带动。已争取将包头东河国际机场列入自治区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建设试点;自治区支持我市部署低空经济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我市承接航天九院低空制造业项目落地包头。我市将达茂旗和石拐区作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低空警务试点先行开展工作,支持百灵庙和五当召通用机场探索培育低空飞行器适航试飞基地。

三是应用场景全面拓展。市交投集团畅行公司利用110国道公路网基础设施,已在梅力更、乌兰计、哈德门、包钢收费站部署了4个无人机起降平台及遥感设备,覆盖总面积约468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低空服务矩阵,打造低空巡检、基础测绘、应急救援三大应用场景示范。玖紫文旅与首都航空合作,在希拉穆仁草原推出直升机文旅项目,策划热气球空中游览、直升机低空飞行及运动员培训等多元化项目,打造沉浸式空中旅游体验,建设丝路梦郡飞行营地;气象部门利用无人机开展气象灾害调查评估、卫星遥感地面验证、应急处置等气象服务;生态环境部门利用无人机进行扬尘污染防控、物料堆场、污染物排放及沿河排污口监测等非现场监管;应急部门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采取远红外监控等方式,进行护林防火、黄河流凌监测、防汛监测等十多处应用场景。

四是产业集聚加速成势。落户昆都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25亿元的翼能科技机器人、无人机产学研用融合基地项目,年产10000台无人机、8000台机器人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研究院、教学基地、新能源运维公司,年产值将达10亿元,现正加紧改造厂房、引进设备,预计八月份投投产;落户九原区的内蒙古恒汇成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蒙疆圣云”低空无人机自动化运营品牌,产品主要为云巢系列无人机智能基站、地理空间智能算法库、无人机遥感网运营系统、多功能机载传感器和机载AI边缘计算平台,打造空地联动、云边协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等。该公司年产无人机500架、无人机配件5000套、无人机机巢500台,低空物流接驳500套;内蒙古通航航空、航科智能、浙江大华、内蒙反重力等多个无人机、小型固定冀飞机、动力三角翼飞行器研发制造及培训项目落地意愿强烈,正在洽谈中,包头市低空制造业呈集聚集群化发展之势。

五是低空宣传深入人心。多渠道宣传低空经济,广大人民群众对低空经济的认知逐步提高。截止目前,今年已在自治区低空经济简报刊发6篇、自治区每日要情刊发1篇,包头信息刊发5篇,包头融媒体刊发16篇,有力地宣传和推广了我市低空经济。

四、举一反三

一是发力推动空域改革。对接自治区相关部门,加强与军方、民航华北局的沟通联系,对包头市域范围内3000米以下管制、监视、报告空域进行合理分类划设,释放更多有效低空空域。发挥市统筹推动低空经济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形成自上而下、纲举目张抓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二是全面布局基础设施。巩固5个基地(无人智能系统研练基地、低空飞行器适航试飞基地、无人机驾驶证考试基地、低空经济飞行基地,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成果;建好4个低空制造产业园区;打造3张网(低空飞行智能信息网、无人机遥感网、气象监测网);建成2个实验室(低空飞行器适航试飞验证测试试验室、监视与反制创新试验室);1个低空飞行综合服务站;建成50个临时起降场(点)。

三是打造低空制造集聚区。依托昆都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山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稀土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原工业园区嵌入低空制造产业园,做大做强低空制造业,积极引进和培育无人机、eVTOL、新能源通用航空飞机等先进整机制造项目,培育整机龙头企业和品牌。加强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及材料配套,深化与航天九院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低空制造业项目落户包头。绘制包头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加大力度招引在整机研发、关键部件、先进材料等方面具有核心引领和集聚效应的低空制造链主企业落户,培育一批物流配送、空地保障、城市安全等低空应用龙头骨干企业。

四是聚焦产业链招商引资。依托包头市老工业城市制造业优势,紧扣航空装备、北斗产业、通用航空等产业链招商。围绕电池、航空材料等上游领域,重点引进盘毂科技、宗申动力、航发动力、广联航空、中航高科等低空飞行器动力、碳纤维和金属材料零部件企业招商。围绕无人机制造、高端配套等中游领域,重点瞄准引进中车时代、航天彩虹、中直股份等整机制造、装备及配套产品制造业企业招商。围绕产业融合、场景应用等下游领域,重点招引顺丰控股、ST西域等消费娱乐、货运企业等。

五是探索低空特许经营。深入探索PPP新机制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经营模式,摸索“以投带引”发展低空经济,引领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低空经济建设,通过与企业共设合资公司,融合国资与民间资本,政府与市场合力推动低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各类运维服务平台,组建专业运营管理机构,推动低空经济良性发展、行稳致远。

六是拓展“低空经济+”场景应用。通过市场推广和用户体验,提高公众对低空经济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在达茂旗、石拐区探索开展低空警务试点;在农业领域开展农作物生长情况监测和精准施药等,牧业领域开展草原灾害监测、无人机放牧等,工业领域开展厂房、管线和电力巡检,文旅业视频拍摄和城市观光,物流业货物配送和中短途客运等。

七是打造呼包鄂天空之城。积极响应自治区“建设呼包鄂低空经济发展圈”部署,适时开通包头=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物流配送应用场景,发挥先行作用,奋力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地”、高端要素“集聚地”、应用场景“实践地”、机制创新“先发地”、低空管理 “承接地”,着力塑造包头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呼包鄂三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实现低空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打印
关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