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军、李轶委员:
您二位提出的《关于互联网经济趋势对包头市人民生活的改变和影响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提案涉及人社部门的工作内容
一是关于开展数字技能培训的提案,“人社局负责制定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数字技能培训计划,组织专业培训机构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互联网应用技能。”
二是关于加强就业培训的提案,“人社局负责制定互联网经济相关的就业培训计划,联合工信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为传统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电子商务运营、网络直播、大数据分析等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竞争力。”
(二)人社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基本情况
一是按照国家、自治区及我市《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人员范围包括: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统称“六类人员”),以及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
二是我市66家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可开展电子商务师、计算机操作员、无人机驾驶等99个职业(工种)培训,基本涵盖社会发展和重点产业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可以通过就近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进行培训意愿登记报名,或到政府部门认定的补贴性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意愿登记报名,参加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三是截至目前,我市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759人次,其中开展电子商务师培训82人次、计算机操作员174人次、无人机驾驶员培训25人次,为50岁以上老年群体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62人次。
二、采取措施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扩大培训影响力。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体系,依托人社局官网、就业包头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矩阵,大力宣传补贴性培训政策、补贴标准等事项,提升政策落地精准度。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系列服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解读现行的培训政策,充分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知晓度和影响力。2025年通过就业包头微信公众号发布培训计划3期,依托社区网格定向推送培训班期信息,鼓励有培训愿意的就业重点群体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二是进一步优化培训事项和服务流程,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运行,健全职业技能培训长效监督机制,细化培训内控管理制度,提升基层服务效能,全方位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培训过程的实时监控,通过安装监控设备、搭建线上监管平台,实现对培训全过程管理。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培训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为职业技能培训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起草《包头市就业重点群体“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实施方案》,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及装备制造、邮政快递、养老托育等领域,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和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力度,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调动和集聚优质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大力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项目化培训模式,定向提升劳动者职业能力素养,增强技能培训供给能力。
三、取得成果
我市职业培训日趋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培育数量位列自治区首位。截至目前,我市累计获评自治区级就业技能实训基地10个、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11个、就业技能培训品牌11个,在自治区公布的首批4个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双品牌”中,我市“包克图电工”位列其中。
四、举一反三
2024年,我市已探索实施养老与物业、家政、旅居、餐饮等多业态发展新模式,推广“养老+物业”“养老+家政”“养老+护理”,鼓励家政服务员、健康管理师、执业护士等取证入职养老护理行业。2025年,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医疗高地”作为开年第一件民生实事,推动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下一步,人社就业部门要紧密围绕市委政府“医疗高地”决策部署,加强中老年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以“技术赋能 + 智慧养老”,聚力打造“鹿诚大嫂”“鹿城恒源大姐”等“就业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建设,打好政策组合拳,形成品牌互动效应。
签发人:李少强
承办部门:市就业服务中心
承办人:郝强
电话:6169701
单位名称:包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答复日期:2025年5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