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
A类
包头市民政局
对包头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第342号提案的答复
孙兆永、张雪峰委员:
您好,感谢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包头市居家智能养老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23年底,包头市常住人口276.17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61.35万人,占总人口的22.21%,老龄化程度较高,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民政系统凝心聚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力打造养老服务“包头样板”,逐步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累计建成了居家、社区、机构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707个,培育了惠德、兴胜、滨河等一批本土连锁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养老企业。包头市连续获得全国第五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和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两个国家级项目,争取到国家补贴资金3258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推进社区养老提质增效
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256个,农村牧区养老服务设施386个,康复辅具和适老化产品示范性城市客厅2个,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1个,部分养老机构承接运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建成昆区团九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青山区自二街坊老少乐园等一批集居家、社区、机构于一体的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在培育本地专业养老机构的同时引进北京乐老汇、桃源颐养、佰佳福等品牌养老服务企业运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提供文体娱乐、老年餐厅、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专业服务,进一步拓展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较好满足了老年人就近就便、多元供给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形成了青山区“老少乐园”、东河区“老小福园”、昆区“老少康育园”、九原区“老少颐惠园”等一区一品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格局。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级评定,自治区对评定为4、5级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进行奖补,支持站点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居家社区养老领域。
(二)拓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一是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规模化、连锁化运营,整合专业社会力量和养老机构资源,支持企业连锁运营整个片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通过智慧养老运营平台“接派单”模式,为其他站点提供“一站整合、多站共享”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形成连锁化运营效应,打造“床边有照护、桌边有食惠、身边有帮扶、周边有布点、手边有响应”的多功能养老服务模式,依托社工和志愿服务团体,为老年人不离开社区、家庭就能获得优质、专业的养老服务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巩固推广“老少乐园”模式,同步解决儿童托育难题,实现老少共融、和谐发展的目标。三是鼓励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将服务延伸社区家庭,为居家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目前已有惠德、兴胜等近20家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开展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深受居家老年人欢迎。
(三)探索开展多元化老年助餐服务
为更好满足老年群体的用餐需求,积极探索多种模式运营长者餐厅,结合实际开展特色助餐服务。一是青山区科学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以“百家餐饮进社区,人间烟火包头宴”为运营理念,与包头市餐饮协会进行合作,号召了全市30余家优质的本土餐饮企业的“志愿者厨师”轮流掌勺,为辖区老年人及居民提供味美价廉的助餐服务,提升了餐厅食品新鲜度,吸引更多居民用餐。二是昆区集中打造中央厨房配餐模式,以中央厨房为中心,覆盖服务不具备助餐条件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由中央厨房集中配送或筹建社区助餐志愿服务队到中央厨房定时取餐,再由社区养老服务站为辖区有需求的老年人配送,为老年人提供价格优惠、品类丰富、服务可持续的老年餐。三是土右旗农村长者食堂采取乡贤捐一点儿、老人拿一点儿、村集体资助一点儿、民政部门奖补一点儿的四“点”联动,助推长者食堂运营,深受辖区老年人喜爱。
(四)深入推进智慧养老提速增量
持续夯实市、旗县区、街道、社区四级智慧养老服务网络,通过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对养老服务需求方、供给方、监督方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全市养老服务在线评估分析、需求对接和可视化监管,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助餐、助洁、助医等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稳步打造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等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实施,主要依托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项目实施的全流程进行监督,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善。完成《包头市第一届家庭照料者增能培训》心理及护理培训,累计参与人数8500余人。深入养老机构、居家社区站点开展摸排、走访、直播、系统培训,截至目前,共直播走访养老机构41家、居家站点32家。积极提升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及为老服务热线96111的知晓率,利用广播电台等媒体积极宣传,在全市大巴、网约车和出租车等led屏全天循环播放96111为老服务热线和智慧养老平台宣传标语,在智慧平台订阅号、服务号中发布养老机构、社区站点宣传、活动推文、养老知识等宣传信息。
三、下一步工作
市民政局根据民政部《支持内蒙古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和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工作要点,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包头市养老服务工作现状,按照“兜底能保障、普惠可持续、高端有选择”的工作思路,围绕打造“幸福鹿城、颐养包头”养老服务品牌,全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性、便利性、可及性。
2024年,持续推进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旗县区和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100%;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养老机构100%参加等级评定,30%达到三级以上;100%与医疗机构签订就医协议,30%配置医疗机构;农村牧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智慧养老服务系统覆盖所有养老服务机构场所,形成市、旗县区、街道(苏木乡镇)、社区(嘎查村)四级智慧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