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区:多点发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今年以来,昆区就业部门聚焦就业创业工作推出系列增量举措,通过拓展吸纳就业岗位空间,优化人岗匹配对接服务,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等,多点发力促进全区重点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新模式
今年7月,茂业天地商场内,一场专场招聘会引人关注:前来招聘的既有重点企业,也有优秀民营企业,覆盖了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多元领域,满足各类人群多样化就业需求。
“这场招聘会规模大、岗位多,能和用人单位当面沟通,对我们的就业很有帮助。”来到招聘会现场的学生小李说。这是就业部门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的生动缩影。
同样,就业部门在龙悦社区举办的“小而精”招聘活动,巧妙地将公共就业服务嵌入社区文化场景,居民下楼散步就能顺道参加,有效盘活社区资源的同时,将就业服务延伸至居民“家门口”,在轻松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中,高效促成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匹配。
龙悦社区“小而精”专场招聘会现场
今年以来,昆区创新入企入校招聘+模式,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群团组织开展分行业、分领域专场招聘,线上线下发布以“春风送岗”等主题招聘活动63期,提供11000余个岗位,为企业解决用工3200人次。建立全覆盖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完善零工驿站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成功打造4个市级“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实现服务下沉。通过多项举措实现各类新就业8961人。
筑牢民生保障根基
在2025年“就业援助”活动中,就业困难人员王大姐,通过就困公岗安置实现就业,月收入达2300元;高校毕业生刘刚通过就业部门提供的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考取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年收入超6.5万元;全区现有19家创业园孵化基地中,9家带动农牧民工就业,为更多本地及返乡农牧民解决就业需求。
为帮扶各类群体就业,昆区深入开展“就业援助”系列活动,实施一系列帮扶措施。建立就业困难群体需求清单、帮扶台账和实名制数据库,开展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科学合理设置就业困难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兜底。落实就业困难人员认定三级联审工作机制,发放各类社会保险补贴及岗位补贴2000余万元,受益群众3000多人次;对全区96名监测对象开展务工情况排查,实现有劳动能力者全部就业
昆区就业部门走访调研北方启川创业园孵化基地
河马教育作为一家专注于青少儿STEAM编程教育的科技公司,曾因资金短缺陷入发展困境。区人社就业部门在走访宣传政策时了解到企业需求,迅速响应,为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万元,助力企业购置教学设备、引入先进课程体系等,升级后的河马教育年培训学员规模扩大40%,新增就业岗位12个,真正实现“小资金撬动大民生”。
为推动校地融合、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昆区就业部门加强创业能力培训。依托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包头师范学院等院校,开展创业培训927人次。落实落细高校毕业生青年就业政策,不断完善16-24岁失业青年实名制管理,大力开展“1131”就业服务,提供岗位推荐、职业指导、见习培训等就业帮扶,确保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不断线”。
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
走进包头华智职业培训学校,不同教室内,各种职业培训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中,与包头市钢兴实业(集团)华丰管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办的新型学徒制培训班于7月28日正式开班。本次培训聚焦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电工两个工种,课程内容涵盖通用素质、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将有70名企业职工通过培训实现技能提升。
婚姻家庭培训学校开展病人陪护培训课程
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群体是职业技能提升的重点群体。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技能老化、实践不足、水平有限等瓶颈制约着此类人群的就业创业能力。为此,我区推进“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针对农民工群体开展“实用型”培训,围绕家政、餐饮等领域,开展重点群体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实用技能拓宽就业渠道。针对急需紧缺、培训周期长的专业,采取“机构引导+培训券”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券优享”好事实事项目,重点面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开展健康照护师、无人机驾驶、病人陪护、计算机操作员等培训项目,累计发放职业培训券1033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