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公开信息内容
信息检索:
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包头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李丽娟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提案》的答复
名  称: 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包头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李丽娟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11150200MB19347619/2024-00035
发布日期: 2024-07-18 10:44
发布机构: 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料来源: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4-07-18 10:44 文件下载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2021年农村牧区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的通知》《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农牧局 公安局 商务局 供销合作联合社关于印发2022年农村牧区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严格落实了《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通知》等要求,通过补齐制度短板,建成鹿城溯源索证索票智慧系统,采取追源头、查流向、清死角、端窝点的举措,强化农村牧区食品生产经营全程监管,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切实提高了全市农村牧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采取措施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举办“尚俭崇信尽责 同心共护食品安全”2023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10个旗县区和13个食药安委成员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2023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共组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147次,参加各项活动人数25618人次,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49条次,制作专题展板155块,发放宣传材料22066份,发送微信公众号、微博87条,举办食品安全讲座、培训、论坛受众8128人次。

二是以风险隐患排查与核查处置为抓手,全面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包头市深入开展农村牧区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和农村牧区风险隐患清单建设工作,所有抽检食品信息、核查处置信息全部录入国抽系统,三年来不合格食品100%核查处置。2021年,开展农村牧区食品监督抽检163批次,对7批次不合格产品进行核查处置,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20件,罚没款15.3658万元。2022年,市市场监管局、市农牧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供销合作社联合开展了农村牧区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和农村牧区风险隐患清单更新工作,开展农村牧区食品监督抽检336批次,对16批次不合格产品进行核查处置,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3件,罚没款0.821万元。2023年,在对农村牧区风险隐患清单持续更新基础上,各旗县区按照属地建立完善农村牧区食品经营主体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确保信用档案建立完善率达100%,保障农村牧区食品安全、经营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到位。同时,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通知》组织开展全市农村牧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开展农村牧区食品监督抽检290批次,对10批次不合格产品进行核查处置,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349件,立案91件,罚没款33.7956万元。持续开展“农村牧区经营规范化试点店”评选工作,2021年评选92户,2022年在2021年的基础上又新增92户,2023年又新增94户,年新增量超100%。

三是以落实农村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为突破,不断提升基层食品安全水平。明确食品安全工作“三人三责”任务,按照“应配尽配,能配尽配”工作原则,指导农村26户食品销售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制定完善《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责任》《食品安全总监职责》《食品安全员守则》以及食品销售风险管控清单,督促指导企业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加强农村牧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日常监管中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加大检查力度,筑牢、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强化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意识,教育引导经营者守法规范经营,严守进货关、销售关和退市关,不进、不存、不销售过期假冒伪劣食品。同时,积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和培训,推动企业准确把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内涵和外延,指导监管人员和企业知责明责,履职尽责,形成企业、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格局。

四是以持续推进规范店建设为引领,凸显行业标杆示范带动效应。包头市在持续推进农村经营店规范化建设方面,注重示范带动、规范引领作用,凸显专项整治打击与示范引领带动的结合效应,促进农村食品市场健康发展。2021年至今,在全市9个区县以“市局授牌、区(县)创建、商户自律”的方式创建了278个“农村牧区经营规范化试点店”,模范带头执行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保证销售合格、安全、健康的食品。探索规范散装风干肉、奶制品等草原特色食品销售行为,联合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和小作坊推广运用“罐(袋)装密闭”销售模式,由合法的市场经营主体、具备资质条件的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提供产、供服务,保证商品质量,强化产品标识及标准应用,实现生产、销售、消费全环节规范统一管理。

五是以“互联网+流动餐车监管系统”为统领,守牢农村集体聚餐安全。为严防严控农村牧区红白宴席流动大篷车的食品安全隐患,通过GPS定位+视频监控系统+重要产品备案追溯系统,将土右旗、固阳县、达茂旗共72台流动大篷车升级改造为“互联网+流动餐车监管系统”即可移动模块化厨房,实现食品供应各环节、食品加工各过程动态监管。同时,智能化采集留存影像资料,实现食品来源、流向安全精准可追溯,确保农村牧区集体聚餐安全,此项措施被《国家市场监管报》采用,作为典型经验示范推广。

三、取得成果

近三年,包头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5100人次,检查农村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超市、小卖部等16200户;查处农村中小学校园周边无证隐蔽销售食品572公斤;责令农村超市、专卖店、小卖部下架低价销售“三无”产品244公斤,临期食品462件,不合格散装白酒120千克,过期方便面、葡萄干、土豆片、辣条等6个品种1517包,收缴用于非法添加的“牛奶香精”“甜蜜素”9袋;查办各类食品违法经营案件105件,罚没款50余万元。

四、举一反三

下一步,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紧密结合,进一步压实“三方责任”,按照各方参与、齐抓共管原则扎实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切实提升农村牧区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打印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