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好“丰”景,达茂处处好“丰”光,土豆变成“金豆子”、中药材变成“金票子”、向日葵也结出“金瓜子”。
筛选、除杂、装袋……在达茂旗乌克忽洞镇鑫丰农副产品购销部生产车间,工人们将葵花放在置物仓上,初选机筛选着葵花籽的大小,杂质机剔除尘土和杂物,色选机筛选葵花籽的成色、颗粒饱满程度,经过一系列处理,干净饱满的葵花籽流入包装袋,整齐堆放在厂房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地的客商届时将前来选购葵花籽,一颗颗饱满圆润、色泽鲜亮的葵花籽即将“奔赴”全国各地。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乌克忽洞镇坚持“农业大镇”发展定位,坚持产业发展“扩规、提质、增效、建品、促收”思路,聚焦产业振兴,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全面推进葵花等农副产品高质高效,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我们的葵花都是从周边农民手里收来的,每年种植前期我们都会试验新品种,看哪个新品种产量高、收益好,然后给大家进行培训,教他们怎样种植,种植什么品种。农民收益高了,就愿意与我们共事,我们的收益也会增加,这是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乌克忽洞镇鑫丰农副产品购销部总经理任国华说。
从种植、筛选到加工、售卖,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和精细化运作,乌克忽洞镇发展出一条完整的绿色循环瓜子产业链。为了鼓励葵花产业的发展,乌克忽洞镇牵头与数十家种子经销商成立葵花协会,实行葵花信用体系,鼓励经销商将种子、化肥、地膜和滴灌带等赊给达茂旗周边的农户,每年3月邀请技术人员给种粮大户进行技术指导,到了秋天再按照订单收购农户的葵花籽,企业有了稳定的来源,农户也不用再为销路发愁,随着“葵花信用体系”的建立,全镇葵花产业逐渐发展壮大,不但帮助周边村民种植高品质葵花,还带动周边武川、固阳等地的葵花种植户增收致富。“小”葵花不断展现出“大”作为,逐渐成为助推乌克忽洞镇乡村振兴的新产业。
近年来,达茂旗紧扣农民增收主线,持续加大农业产业投入力度,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良种、良法、良机覆盖率,葵花、中药材、土豆等一批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经济作物逐渐走上了规模化发展之路,在保护良田根基的同时,为乡村经济持续注入活力,绘就乡村产业“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