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包头市入选了全国11+5“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作为中心部地区典型的重工业和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发展一直是我市“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试点以来,包头市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为目标,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为出发点,统筹推进钢铁、有色、电力、稀土、煤化工等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引导企业延长产业链,加快向高端、高值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重点打造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和包头北千万千瓦级大型现代风电基地建设。逐步实现从传统火电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模式向新能源绿色、低碳、高效模式转变。
2021年,我市已累计培育绿色园区6个、绿色工厂26家、绿色设计产品23个。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多行业、多门类的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由2018年的504.22万千瓦增加到635.62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由80.92亿千瓦时增加到145.41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比重由12.84%提高到18.4%。
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同时,我市工业固废相关指标持续向好,工业固废产生强度已由2018年的3.16吨/万元逐步降低到2021年的2.95吨/万元(其中2021年产生强度较2018年降低6.6%,2019年较2018年降低约4%),一般工业固废累计贮存量由1.38亿吨降低到1.08亿吨,综合利用率由34.46%提高到了50.06%,粉煤灰处置利用率由86.43%提高到了91.86%,冶炼渣处置利用率由46.95%提高到了90.8%。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充分利用新能源资源禀赋及应用场景广阔的优势,继续加大风电、光伏等开发建设力度,推动谋划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园区可再生能源替代、火电灵活性改造促进新能源消纳、自备电厂参与公网调峰促进新能源消纳、风光制氢一体化等项目,扎实打造新能源试点示范基地,全力助推绿色能源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