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供应是重要的民生关切。果蔬、米面油、肉禽蛋等主副食品,是否运得进、买得到、吃得起,牵动人心。我市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是否拎得稳?价格有没有异常波动?日前,记者走访各大商超、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了解到,本轮疫情发生后,我市第一时间全力以赴做好市场保供工作,目前,菜品齐全、储量丰富、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蔬菜粮油量足价稳
4月26日,记者来到昆区友谊蔬菜批发市场看到,大批的蔬菜还带着露珠,正在被送往各个批发地点。各种各样的生鲜摆满各个摊档,蔬菜、肉类、水产、粮油等各类食品种类丰富,数量充足。无论是易保存的根类菜还是不易保存的绿叶菜,都货源充足,价格稳定。
在商户刘师傅的摊位前,少量市民戴着口罩有序挑选菜品。刘师傅告诉记者,目前,蔬菜供应稳定,市场秩序井然,蔬菜品种齐全。“这几天蔬菜进货量有所增加,以前100斤菜卖两天,今天差不多一天就卖完了,批发市场菜品也很全,像萝卜、空心菜等蔬菜进价还便宜了一点。”
记者在市场内看到,消毒工作做得很到位,防疫措施完善,扫码、测温、登记措施一一做到位,细节之处不放松,市民们可以有序、放心购买。
据了解,友谊蔬菜批发市场目前主要供应昆区、青山区、稀土高新区范围,为约120万人解决米、面、粮、油、菜等生活必需品问题。友谊蔬菜批发市场副经理郜瑾介绍:“4月25日以来,我们从北京、山东、河北等地调运蔬菜回包,目前的市场存量在1000吨以上,每天进货量在600吨-700吨之间,销售量大约在300吨-400吨之间,所以货源十分充足。受产地个别品种涨价影响,个别菜品价格稍涨,但整体价格平稳,请广大市民放心购买。”对于市民关心的价格问题,记者了解到,肉类方面,猪肉价格约涨了0.6元,羊肉价格从原来的38元,降为37元,牛肉价格基本没有变动。菜价方面,受产地价格影响,小部分上涨了几角钱,但整体价格相对平稳。
商超物资供应充足
4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永盛成超市(欧鹿店),经过严格的体温监测、行程码和健康码检查之后走进店内。超市内环境干净整洁,货品摆放整齐、供应充足。“超市品种很齐全,我买了些蔬菜和水果。”正在结账的市民刘女士对记者说,“价钱都跟平常一样,无须囤货,我一直都对市场供应很放心。”
记者在超市内注意到,除了选购商品的市民,超市内一些工作人员正拿着打印的购物清单挑拣货物,之后统一进行打包,在配送区按照下单时间摆放好,再由外卖员采用无接触配送方式,送达下单市民的手中。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顾客需求一般集中在民生必备品方面,像米面油、蔬菜、方便食品、消杀用品、卫生纸等。
开辟运输“绿色通道”
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全力做好市民生活类商品的市场供应,确保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方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种类齐全、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为各类重点物资运输车辆开辟“绿色通道”,保障运输畅通、补给及时。
我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建立了生活必需品储备、调拨和配送机制。疫情防控期间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指导企业加大备货、调货力度,做好末端供应工作。
为有效应对疫情发生后生活必需品物资保障,我市启动了“日监测、日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重点保供企业每日进销量、调运渠道和供货商等情况。在批发端,组织润恒城等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协调运销企业(大户)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积极调货进包,保证粮油、肉蛋、奶、菜等生活必需品源头供给充足。在零售端,要求各大型超市、电商平台等重点保供企业加大备货量。在营业期间,根据门店销售情况,增加门店、网点配送频次,及时补货、多次配送,确保货足价稳,不出现断档、断货现象。同时,按照市民采购需求,适当延长营业时间。
各类物资储备充足
粮食物资储量充足,全市仓库储备小麦20万吨,成品粮、面粉、大米1.05万吨,食用油1750吨,结合企业产能及我市现有情况,粮食储备可确保全市常住人口3个月成品粮供应。
为保障各类生活必需品物资的供应,我市永盛成超市、众鑫蔬菜市场、包钢万开等18家骨干保供企业积极响应,强化对生活必需品物资的调配和供应力度,迅速落实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目前,我市三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众鑫、友谊、远大)共有蔬菜库存5370吨;三大冷库(金海盈丰、兴建、万开)共有肉类(猪肉、牛羊肉、鸡产品及水产类)库存2.2万吨;重点生活必需品监测企业米面油共有1.03万吨,方便食品库存106.84万个,重点生活必需品储备均能保障需求。
同时,各旗县区与封管控小区建立对接供应机制,根据市民的共性需求制作“标准包”,按照就近原则,建立了由保供商贸企业与封闭管控社区的联络机制,有效保障市民生活物资需求及时得到满足。
根据目前的监测情况,我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稳定、运输畅通、库存充足、价格稳定。同时,我市还有充足的政府储备,加之本地地产菜和大棚菜的上市,完全能够保障市场的正常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