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包头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满都拉就“方便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进行新闻发布。
一、关于方便群众生活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服务民生为宗旨,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创新公安行政管理服务,为老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一是不断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快的公安政务服务,我局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政务大厅户籍窗口推行“1135”便民利民举措,即:1分钟为群众办理好临时证,1分钟为群众出具户籍证明,3分钟为外地迁入人口落户办理好《准迁证》,5个工作日为群众办理好快递居民身份证,同时,实行每周七天办证,推行身份证照片采集“满意拍”和审批事项最快3分钟办结。政务大厅出入境窗口实现“一窗式”办证服务,实现电子港澳通行证二次签注“立等可取”,节约群众等候时间;开通“包头公安出入境”微信订阅号,公开证件办理规范、办证网点等内容,方便群众网上预约查询;开通办证“绿色通道”,因奔丧、治疗紧急重症、探望危重病人、处理境外突发事件等特殊事由需要立即出国出境的,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紧急申办相关证件,遇有老、幼、病、残等服务对象通过“绿色通道”予以优先办理。同时,在全市各旗县区设立10个办证大厅,满足群众快速办理证件的需求,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下一步,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出国办证需求,我们在原有的10个出入境大厅的基础上,计划在青山区幸福路派出所、东河区河东派出所设立出入境受理点,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出国(境)证件。在机场、火车站及东河出入境接待大厅设置港澳通行证二次签注自助办证一体机,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依托“三位一体”服务终端研发微信“云排队系统”,实现网上排号与现场排号无缝衔接,方便群众随时查询当前排队人数及估算等时,并可通过设定短信实现提醒功能,节省群众等候时间。
二是继续深化户籍管理改革。为了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情况,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具体有以下措施:一全面放宽土右旗、固阳县、达茂旗和白云矿区的落户限制;二放宽市区迁入人口落户政策;三优先解决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职业院校毕业生、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在我市落户;四在原有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政策的基础上,重点解决计划外出生小孩落户,对常年外出被注销户口的人员及其他无户口人员的落户问题,特别对无法取得《收养登记证》和收养公证书的,由公安部门采集、核对被收养人DNA信息,收养人凭本人书面申请、户口簿、民警调查报告办理落户手续,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的落户问题。截至目前,已为全市3000余名无户口居民落户。同时,开设了11个异地身份证办理点,开通了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跨省异地身份证办理通道,全面推开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工作。自2015年10月1日至今,已办理异地身份证2万余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户籍和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做好无户口人员、民族成份不详、无相片人员的管理工作,深化异地身份证办理,预计于2017年7月1日开始,全面铺开全国异地身份证办理工作,进一步为人民群众办理证件提供便利。加快推进全市派出所建设三年规划,全面完成“一标五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全面加强“城中村”治理,深入推行“五个一”管理模式,切实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
三是不断强化交通管理改革。今年4月1日起,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小型汽车驾驶证自学直考”试点,选定了64家驾校为学习训练场地,方便自学直考人员训练考试项目,截至目前,领取学车专用标志555人,自学直考受理731人,出证240人。依托自主研发的“草原122事故快处理”微信平台,积极开展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群众只需上传一次照片就可以在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中心完成定责、定损、调解、理赔等一站式处理。截至目前,已通过该平台处理事故1300余起。6月27日起,交管支队联合城管、运管等部门组成工作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机动三轮车、四轮代步车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以机动三轮车、四轮代步车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公交站点、超市、桥头等场所周边道路为重点,采取定点检查和路面流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上路行驶的无牌、无证封闭型机动三轮车、四轮代步车依法进行查扣。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共查扣机动三轮车、四轮代步车1090台,全市未发生一起机动三轮车、四轮代步车伤亡事故。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业务向旗县下放延伸工作,方便群众就近考试。从11月7日起,市局交管支队在全市范围推出首次交通违法免予处罚(以下简称“首违免罚”)的管理举措,体现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人性化执法理念。发布实施《包头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实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救助工作若干规定》,快速推进道路交通救助工作,简化办理程序,缩短办理时间,让更多符合救助条件的人民群众受益。今年11月17日,交管支队实施了首例道路交通事故一次性家庭生活困难救助,对事故受害家属发放救助资金3万元。
下一步,我市交通管理的工作重点主要有:深化机动车检验改革,全面实施省内异地检车,逐步推行跨省异地检车。加快建立跨省异地处理交通违法和缴纳罚款制度。目前,我市作为非试点地区,已做了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互联网缴纳罚款系统升级;非税系统初始化;向财政局递交电子票号申请;与建设银行包头分行签订合作协议并将交通违法罚款业务转至建设银行,确保内蒙古跨省异地缴纳罚款系统开通后,我市可立即开始办理缴费业务。
二、关于维护社会稳定情况
今年以来,包头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认真履行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职责,确保了我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
一是立足以打开路,严打高压各类犯罪。我们始终把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严重暴力犯罪作为主攻方向,针对不同时期刑事犯罪的规律特点,采取严打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全市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178起,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5943人;破获命案37起,实现了命案全破。同时,紧紧盯住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多发性侵财犯罪,组织开展了打击“盗抢骗”、“亮剑三号”等集中统一行动,破获各类侵财案件177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00人,打掉作案团伙37个137人,成功侦破“系列盗车案”和“飞车抢夺案”等系列大要案件。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上,牵头全市23个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全市打击治理电信诈骗工作,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破获电信诈骗案件7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7人。以打击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为重点,破获经济犯罪案件16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7名,挽回经济损失320万元。连续开展了禁毒“冬季会战”、“净土2016”等专项行动,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88起,抓获各类涉毒违法犯罪人员3127人,缴获冰毒和海洛因9.1千克。
二是坚持打防结合,不断深化“四级巡控”。全市16个警务工作站 24小时备勤,重点要害部位定点武装执勤、人员密集场所执行高峰勤务,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控率,方便群众及时报警、求助。今年以来,街面警务工作站共处置各类警情926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6人,查获违法行为人1947人,救助群众6407起,实现了近距离打击违法犯罪,零距离服务人民群众。组织开展了12次社会治安整治集中统一“震慑”行动,全面清查重点场所,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和人员,全面挤压违法犯罪分子的生存空间。
三是实行严查严管,有力维护公共安全。为确保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和出行安全,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全力保护交通参与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生交通事故883起、死亡77人、伤1009人、损失折款107万元,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0.5%;强化消防安全隐患整治,确保全市火灾形势平稳,全市共发生火灾事故726起,直接财产损失312万元,火灾事故同比下降46.3%;持续加强对重点行业、场所、危爆物品的管控力度,开展“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坚决查处违法储存、使用、销售危爆物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共收缴各类枪支73支(仿真枪65支),子弹5668发,管制刀具5170把,危爆物品337.2公斤。今年未发生有影响的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全市治安大局持续保持平稳,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据统计局城调队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群众安全感为90.4%,较2012年提升5个百分点。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首责、以打击犯罪为主业、以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支撑、以公安改革为动力、以“四项建设”为重点,牢固树立“平安是打出来的”主业理念,继续保持对严重暴力、“盗抢骗”等各类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尤其对群众反响强烈的街面双抢、入室盗窃、扒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进行打击,不间断组织开展对“黄赌毒”等各类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公安机关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实战能力,确保我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