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规范法治实施、深化法治改革,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办好“两件大事”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推进力度。一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印发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指导清单,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二是积极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职责。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法治工作,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行政立法、重大行政决策等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召开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暨诚信建设工程推进会,对年度任务进行全面部署。推动实现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单独述法全覆盖,全市单独述法人数共计742人。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出台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和专项实施方案,全面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机制。围绕食药安全、特种设备、知识产权、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建成“一中心、八平台”的“互联网+监管”执法体系。发布“包头市公共法律服务法治地图”,打造线上线下融合“3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提供法律咨询7000余人次。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一是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职能。深入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统筹优化重点领域部门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线”改革,梳理调整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348项,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二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五最”营商环境,出台《包头市优化“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十五条措施》《包头市法治护航创新十条措施》等政策措施,实现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1万余户。举办政商恳谈早餐会29场,全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题,营造法治优商重商亲商的浓厚氛围。三是规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梳理“全市通办”政务服务事项100项,为各类重点项目审批提供专业辅导和帮办代办服务1.4万余件。确定第二批下沉园区政务服务事项29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包头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12个典型案例。
(三)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着力夯实法治政府建设根基。一是扎实做好政府立法工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包头市治理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条例》、修订《包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废止《包头市湿地保护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废止《包头市再生水管理办法》等4部政府规章,立法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二是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定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将调整主城区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等8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纳入目录清单,市县两级政府决策承办单位和市直部门20件决策事项依法完成备案。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要求,成立包头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审核市本级各类决策事项、合同协议等1000余件。三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公布市本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明确市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42个。持续深化“法审、发文、备案”一体联动机制,行政规范性文件报备数量同比增长42%,审查数量同比增长236%。完成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苏木乡镇层层加码等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12次,共废止文件19件、宣布失效10件、修改5件。
(四)依法公正行使政府职权,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组织362名新增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资格认证考试,对全市电子监控设备进行核查清理备案。加大执法监督平台应用,全市行政处罚案件录入量稳步增长,达到8000余件。二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对市本级和稀土高新区行政执法主体资格重新清理确认。梳理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新版苏木乡镇(街道)权责清单,明确56项行政处罚权力适用裁量基准,48个苏木乡镇(街道)圆满完成执法事项认领工作。涉企“免罚轻罚”3.0清单落实见效,全市累计办理“免罚轻罚”案件12.6万件,涉及金额9000多万元。三是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深入推进“1+9”监督贯通体系建设,开展“倾听代表委员心声、加强改进政府工作”专项行动,依法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针对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等社会关注问题,完成对民政、发改、教育、公安等部门的专项监督工作。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工程,推动政府失信行为起底排查整治,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治机制,组建呼包鄂乌司法公信建设联盟,以法治筑牢诚信防线。
(五)聚焦优质法律服务供给,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一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600余件,接待法律援助咨询6000余人次。“1+10+85+822”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接待群众1万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8000余人次,调解案件3500余件。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为企业出具“体检报告”600余份。二是夯实法治政府建设社会基础。坚持底线思维,印发《包头市突发事件整体应急预案(试行)》等11部总体预案、事故灾难等4大类224部专项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加强“法律明白人”培养,全市822个嘎查村(社区)有“法律明白人”4100余名。打造“包头普法”新媒体宣传矩阵,开通普法平台19个,总访问量8900万次,传递司法行政正能量。三是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面推进“四所一庭”协作联动机制和“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万余件,调解成功率98.9%。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建立健全行政复议申请“容缺受理、事后补充”机制,在全市85个司法所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复议代办点。全市两级行政复议机构新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200余件,为同期法院一审行政案件数量的3倍以上,89%的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得到解决。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2024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但对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仍存在不足和差距:一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还需进一步压实;二是政府权力运行的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重点领域执法需进一步强化,基层执法力量需进一步加强。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市政府将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持续提升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以更高标准严格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坚持立改废并举,高质高效完成年度立法任务,严格规范文件审核,用好政府法律顾问机制,持续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三是健全行政执法体系。深入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统筹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着力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养和规范文明执法水平。四是提高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能力,加强对重点领域矛盾纠纷的法律服务供给,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五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持续打造“包你满意”、“包你放心”一流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