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不断推进,用市场化机制有效挤压了医药价格虚高,同时也促进了医药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质量提高上。市医疗保障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常态化、制度化推进集中带量采购,持续降低医药价格,让患者受益。
1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根据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21)31号)精神,为保证中选医用耗材耗材长期稳定供应,市医疗保障局加大对集采过程全流程监管,依托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开展采购数据核准工作,修正医疗机构HIS系统数据与网采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便于及时掌握医疗机构真实采购情况,为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奠定基础。本次共审核提交12家医院的1200条冠脉支架采购数据,上报HIS系统金额639万元,支架数量9412个;审核提交16家医院的800条人工关节数据,上报HIS系统金额752万元,人工关节数量1494个。
数据校准、核准工作真正把监管细化到每个月、每个产品,提高了各医疗机构对集采带量采购工作的重视,确保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真正做到监管数据了熟于心,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常态化、专业化运作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