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土右旗烈士陵园里,退役军人杜智正俯身擦拭着烈士墓碑。不远处,老兵赵永清手持园艺剪专注地修剪着柳枝。这两位曾身披戎装的战士,如今在土右旗就业帮扶政策的助力下,成为了陵园的“忠诚守护者”,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我是1988年当的兵,1992年退役,生活一直稳定。2008年妻子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为了给妻子治病把家底掏空了,还欠下了债。”杜智回忆起曾经的艰难岁月,眼眶泛红,“为了撑起这个家,我只能四处打零工赚钱还债,最难的时候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旗里面的公益性岗位向我伸出援手后,现在我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有了盼头。”
同样感慨万千的还有赵永清。“我是1981年当的兵,1986年退伍后回到了土右旗。2020年出了一场车祸,腿上也留下了残疾。现在年龄大了重的活不能干,家里妻子身体也不好常年吃药,闺女还在念大学,生活非常困难。好在这个公益性岗位为我提供了一份工作,让我对今后的生活更有信心。”
他们的故事,正是土右旗以“政策保障+精准服务+长效赋能”组合拳筑牢民生底线的生动缩影。2025年,土右旗新增20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并通过动态管理台账落实“一人一策”,确保“托底安置、稳定就业”。土右旗还积极落实惠企惠民政策,为231户中小微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77.8万元,稳定岗位5675个;为41名企业在岗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6.1万元,激发职工成长动力;向7家中小企业拨付14.7万元人才储备生活补贴,惠及38名高校毕业生,既缓解了企业引才资金压力,也为青年人才成长搭建了平台,推动企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
与此同时,围绕当地产业,开展农机驾驶、母婴护理等培训160人次,并针对“优良食谷”计划培养农技人才120人,实现“培训即就业、结业即上岗”。全旗4家创业园孵化基地入驻实体115户,带动就业83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4.5万元,助力13家企业成长;开展“马兰花”创业培训10期,惠及288人,激活就业“一池春水”。
土右旗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云慧超介绍道:“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方面,计划通过举办3场专场招聘会、开发60个见习岗位,全力确保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针对农民工群体,开展电商运营、家政服务等领域定向技能培训,预计覆盖300人次,助力其实现技能转型。政策落实上推行补贴申领‘一网通办’服务,并开展惠民政策‘清零’行动,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群众。基金安全保障工作中,将加大违规行为查处力度,确保在10月底前完成历史遗留问题整改‘清零’,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从退役军人的“暖心岗”到中小微企业的“及时雨”,从技能培训的“精准滴灌”到创业孵化的“遍地开花”,土右旗正以扎实的就业服务,书写着“民生为本、就业为先”的温暖故事。未来,这座塞北小城将继续以政策之力、服务之暖,为更多奋斗者铺就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