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青山区着力稳产业强链条育动能,不断夯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总体情况
1-8月,青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4%,累计同比增量呈逐月增长态势。拉动我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行业主要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使整体行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17.5%,拉动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0.1个百分点。截止8月底,青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4户,与上月相比增加1户,较年初减少9户,较上年同期增加1户,亏损面为35.0%,较年初下降39.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户数呈稳步下降态势。
青山区规模以上工业1-8月分行业经济指标情况表
青山区规模以上工业1-8月分行业经济指标情况表 |
行业名称 |
营业收入同比增速 |
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
盈亏情况 |
亏损企业户数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8.0% |
-69.7% |
盈利 |
0 |
食品制造业 |
-17.6% |
-29.6% |
盈利 |
1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25.4% |
592.9% |
盈利 |
0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17.5% |
41.2% |
盈利 |
1 |
金属制品业 |
22.1% |
34.1% |
盈利 |
0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41.9% |
-166.2% |
亏损 |
2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9.7% |
-170.5% |
盈利 |
1 |
汽车制造业 |
-37.5% |
-37.1% |
亏损 |
6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29.0% |
-316.0% |
亏损 |
2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35.3% |
-146.6% |
盈利 |
0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5.1% |
-536.6% |
亏损 |
1 |
合计: |
48.4% |
74.4% |
盈利 |
14 |
1-8月,青山区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持续保持盈利,同比增长74.4%。其中:盈利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5.3%,主要增量是依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本年度生产经营较好,同比增长41.2%,进而提高盈利企业利润增速;亏损企业累计亏损总额同比下降50.2%,其中汽车制造业亏损额度最大,该行业企业因疫情导致交通运输业下滑,使行业内企业亏损严重,但亏损总额同比下降37.1%。
1-8月,青山区规模以上工业新上限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收入的0.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2.0%,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利润总额增长3.4个百分点,累计贡献率达4.6%。总体来看,新上限企业拉动力较小。
就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体效益指标情况来看,盈利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高,亏损企业亏损情况平稳下降,总体经济效益呈“保盈稳增”良好态势。
二、发展趋势
从大类行业看,1-8月份,青山区规模以上工业1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7个行业企业实现盈利,盈利面为63.6%。装备制造业五大支柱产业中,重车装备产业累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1%,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7.9%;综采装备产业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7.5%;工程机械装备产业累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2%;新能源装备产业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0.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7.5%;机电装备产业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0%,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5.7%。
青山区规上工业1-8月装备制造业五大支柱产业经济指标情况
青山区规上工业1-8月装备制造业五大支柱产业经济指标情况 |
|
|
行业名称 |
营业收入同比增速 |
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
|
|
|
|
重车装备产业 |
-37.1% |
-37.9% |
|
|
|
|
综采装备产业 |
36.9% |
-77.5% |
|
|
|
|
工程机械装备产业 |
-21.6% |
35.2% |
|
|
|
|
新能源装备产业 |
110.6% |
47.5% |
|
|
|
|
机电装备产业 |
72.0% |
-115.7% |
|
|
从其他效益指标看,1-8月份,青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发生营业成本有所提高,同比增长46.7%;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70.8%,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该项指标位于国际标准的合理区间,企业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较好,但是风险较大。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弱
就1-8月份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分行业数据来看,拉动我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主要动力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该行业作为我区重点企业所在的行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17.5%,对我区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贡献率达83.9%,是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区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经济结构脆弱,抗风险能力较低,这种发展模式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受限,易受国内、国际市场影响,导致经济大起大落。
(二)地区产业单调,产业链配套不足
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低,传统体制及观念束缚较重,地区经济发展思路不够开放,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产业链条短,发展呈“小散弱”、“有企业无产业”状态,产业链的中下游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配套水平较低,技术、人才等产业要素保障能力不足,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
四、意见建议
(一)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集中力量发展多元化产业主体,促进主要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梳理摸清相关产业链短板环节,有针对性地策划生成一批优质项目,建立完善补短板和产业培育发展项目库,重点推进实施一批示范功能强、推动作用大的项目建设。围绕契合国家和自治区投向、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短板领域,组织实施“补短板”投资工程包,以工程包带项目、以投资平台推项目。
(二)科技赋能产业推动发展
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工业园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发掘新发展模式,促进“政产学研”良性可持续发展。着眼于我区工业企业在技术和装备方面短板问题,聚焦并着力突破工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积极推动工业装备的全面创新升级。要注重借鉴、吸收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