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产业初具规模

哈啰小镇入驻石拐区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大干快上

新能源项目自动化管理

新能源智能制造前景光明

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

新能源带来新生活

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在最美的季节,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走进内蒙古,探秘现代能源经济新动能。
最懂内蒙古的“向导”——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在节目中说,内蒙古除了有大家熟知的牛羊等畜牧业,更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今天的内蒙古既要“羊煤土气”,也要“追风逐日”,将按照新的发展理念,来谋划新能源产业布局,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早见成效。
石拐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的放矢招商引资,引进扶持新能源项目,精准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跨区域全面对接、深度融合,在地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道路上踔厉奋发,在“追风逐日”的新征程中催马扬鞭!
●光伏“领跑”来“逐日”
7月末,以“共享绿色生态,共建低碳高质量发展体系”为主题的第二届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大会在包头市举行。会上,石拐区签订零碳能源站及零碳大数据产业园、新能源绿氢制氨综合利用、充电网建设运营、换电重卡及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4个项目,协议总投资65亿元。
近年来,石拐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包头市“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的发展定位,以“四示范两基地一平台”为目标,积极参与全市现代能源产业驱动的“碳达峰碳中和”先锋模范城市建设,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驶入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快车道”。
2020年,包头市光伏领跑者技术基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包头市积极争取、全力引进的先进光伏发电示范重点项目,是石拐区首个清洁能源项目,也是规模最大、并网最快的采煤沉陷区光伏项目基地,对地区转变能源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光伏领跑者项目建设利用石拐矿区闲置废弃土地发展清洁能源,实现矿区向现代化企业和绿色产业方向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修复相统一,使现有土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使采煤沉陷区由“包袱”变成“财富”,主导产业布局由“地下”转到“地上”,发展方式由“黑色”变成“绿色”,可谓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项目总投资43亿元,总容量500MW,总占地1.6万亩,年发电量约9亿度。” 石拐区发改委主任刘志强说,“同时,‘林光互补’经济也有效带动了周边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而与光伏领跑者项目并驾齐驱的,是投资逾10亿的明阳新能源石拐200MW光伏集中竞配项目。
明阳新能源石拐200MW光伏集中竞配项目于今年5月开工,项目由包头市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建,位于石拐区五当召镇、白狐沟街道,占地面积6849亩,计划投资10.8亿元,建设周期5个月,预计今年11月全额并网发电。该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后,年上网电量341603.44MWh,预计销售收入总额21.38亿元。该光伏复合项目建设规模为200MWp,新建220kV升压站一座,配套设置40MW/80MWh储能装置,设置1240MVA主变,建成后,与光伏领跑者项目互为补充,形成地区新能源产业强大合力。
建设“绿色电网”,赋能美丽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乡村战略性电业工程。石拐区山区农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适合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施行。今年,石拐供电分局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石拐区白狐沟街道建设了60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这是石拐区首个民用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项目现已完成并网送电。该项目在客户侧实行自用自发、余电上网模式,以充分利用能源,产生的净收益可以用于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项目不仅改善了民生问题,还能致富创收,激活了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智造“云端”去“追风”
立足产业基础、突出比较优势,结合全市“一业一策”行动,石拐区明确了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产业(链)集群、通用航空及其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文化旅游和休闲康养产业(链)集群、数字经济产业(链)集群、现代服务业(链)和现代物流产业(链)集群、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钢铁和高品质铁合金产业(链)集群的“七群六链”产业布局。总体规划用地2100亩的百亿重大项目——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便是石拐区规划的七大产业集群中的一个项目。
今年三月破土动工,每日大干快上,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如今已完成筑基。6个月后,陆上超大型风电整机制造厂、碳玻混合超长叶片制造厂、风电整机齿轮箱制造厂、中速永磁发电机制造厂、智能电气配套设备制造厂、国家级陆上风机综合实验检测认证中心将在石拐区拔地而起,为包头市培育千亿级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我市打造千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重要成果,产业园以明阳集团为龙头,将加快建设风电整机设备及核心部件智能制造、产业链技术及新型电力系统实证研究、风光储氢新能源开发运营等一体化集群产业,打造优势突出、配套完善、协作紧密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条。项目建成后,具备年产1000台套以上5-10MW超大型陆上风电整机及碳玻混合超长叶片、齿轮箱、中速永磁发电机、智能电气配套设备等核心部件的生产能力,将成为国内陆上风电整机制造产能最大、核心部件集中度最高、属地化产业配套最完备、单机容量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税收5亿元以上,可吸纳就业1000人以上。
在央视《对话》节目中,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对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信心百倍,“作为全球最大的风机制造企业,我们把大型整机、轴承、齿轮箱、发电机等高端核心部件和大型整机落户在包头,建设两个国家级创新研发中心检测试验中心,不仅要制造,还要智造,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一个千亿级的以风电为主体的新能源全产业链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瞄准一个个“群”“链”短、中、长期目标,石拐区正在把“任务书”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努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成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服务业提质增效、优化营商环境等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4月中旬,哈啰小镇正式入驻石拐区,标志着北方首个数字绿色出行小镇示范项目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哈啰小镇在石拐区主要开展共享电单车和两轮新能源换电(外卖/社会车辆/共享两轮)等项目,同步进行布局四轮出行、新能源换电、本地生活服务、消费金融、哈啰酒店、现代城际物流等多个业务板块,建设实时监控平台和共享单车发展展馆等场景,不仅助力群众长、中、短距离“出行+旅游”,更好解决出行链、旅游链供给“最后一公里”问题,而且通过高科技技术手段,更好赋能石拐区智慧交通、智慧生活建设,推动石拐区交通体系完善,促进绿色出行产业发展。
哈啰小镇的两轮新能源换电项目引入新能源共享换电柜,有助于推进包头市石拐区两轮换电能源网络建设,促进非标电动车淘汰,规避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依托哈啰出行、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深度协同的整体优势和线下换电网络设施,将有效解决在石拐区数百辆外卖行业、社会车辆、共享两轮电动自行车续航里程紧张和充电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
自然生态好、碳汇能力强,煤层气、风、光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这些有利条件,在推动石拐区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节能减排的同时,为地区招商引资提供能耗空间,为地区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拥有无限风光的宝藏之地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更具无限活力,这样的内蒙古,值得期待!而作为宝藏之地中的宝藏之地,综合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以新能源为重点,石拐区将重点在调结构、提质量、补短板上做文章,在煤层气综合利用、氢能制造、源网荷储等领域有新突破。未来,地区将不断引进以智能制造、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包头市“城市后花园”,全面建成绿色低碳、特色鲜明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先行区,让“追风逐日”的勇气散发出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