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理念提升新境界,以新思维应对新常态。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牢牢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定扛起全市经济发展“主引擎”和“动力源”责任担当,强化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三抓联动”,招商引资开启“加速跑”、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企业困难聚力“马上解”…… 扎实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激发发展活力,下活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因势而谋 夯基固本抓好产业项目
连日来,包头堇创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0吨稀土永磁粉体处理项目正在加紧工程收尾,连续式氢碎炉、磁控溅射炉、氢氧氮测定仪等设备已陆续进场,即将进入全面投产阶段。
“氢碎是钕铁硼磁性材料生产的重要工艺过程之一,包头稀土产业经过多年的积淀发展,目前已集聚众多国内大型、优质钕铁硼生产企业。堇创科技选择在包头投资建厂,就是将依托自身技术优势,服务好本土稀土永磁下游企业,满足市场对产品质量提升的需求,为稀土磁材产业扩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持和原料保障。”堇创科技相关负责人麻灵芝表示。
在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重点项目——大地熊年产5000吨高端制造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总投资20亿元的金力永磁年产2万吨稀土永磁材料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两大项目主体工程均已基本完工,已进入工程验收及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分别实现产值20亿元、50亿元。
今年,稀土高新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产业转型、项目建设、招商引育 “三力齐发”,形成了“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的良好氛围,为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5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11亿元,项目具有高亩均投资、高亩均产值、高亩均税收的特点,是行业内首家提出并实施“数字化车间”和“黑灯工厂”的智能制造项目;包头北方创业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中标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850辆X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继今年4月中标国铁集团1200辆C70E型通用敞车后的又一大单,两笔订单总额近8亿元。
稀土高新区围绕稀土、铝铜、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发力,推动科田磁业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高端制造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双良硅材料二期20GW单晶硅、华鼎10万吨电解铜、北方股份无人驾驶智慧矿车等重点项目加速建设,切实发挥好产业项目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持续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后劲。
应势而动 强化政策扶持市场主体
“压舱石”稳下去,市场主体则要活起来、强起来。
今年,稀土高新区强化市场导向,突出企业主体,大力推行“链长制、专班制、图谱制”服务模式,致力激发稀土、铝铜、装备制造、光伏“四个百亿”产业链内生动力,推动区域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上半年,稀土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三项经济指标增速市五区内实现“三个第一”。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1.5亿元,同比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4%。其中,稀土、铝铜、装备制造、光伏四大重点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7.35亿元,同比增长52.6%;实现利润总额79.43亿元,同比增长50.8%。
为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稀土高新区强化政策保障,积极推动汽车、建材、商超、运输、仓储等现代服务业的消费拉动作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向好发展。
消费,是畅通经济产业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上半年,稀土高新区打出促进消费“组合拳”,打造了包头首条汽车商业街,该街区西起科技路,东至自由路,全长约2公里,是自治区西部地区汽车4S店数量最多的乘用汽车商业街,也是稀土高新区商贸领域最具消费活力的交易中心之一。同时,稀土高新区先后投入600万元购车补贴资金开展促消费活动,拉动汽车消费18亿元。
此外,稀土高新区还出台了“约惠鹿城”系列促消费措施,陆续在建材家居、生活用品、餐饮食品等领域开展促消费活动,并统筹资金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各类消费券。
今年上半年,稀土高新区存续市场主体累计达到22633户,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1%。
顺势而为 一流环境服务企业发展
“正是看到了包头招商引资政策优势和发展稀土产业的目标决心,和我们公司产业化扩大发展和新产品的研发需求不谋而合,我们决定在稀土高新区投资建设了年产3800吨抛光粉抛光液及中重稀土合金项目。”包头利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军表示。
据悉,利晨科技抛光系列产品切削率、悬浮性更强,广泛应用于光学镜头、高镜度表面处理、航空航天镜头、芯片、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品的抛光。
堇创科技在项目建设初期同样得到了稀土高新区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包头具有稀土资源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今年4月,还出台了系列相关扶持政策,企业顺利争取到了项目建设扶持资金。因此,来包短短几个月,我们已经看到了这里稀土产业发展的前景,坚定了投资兴业的决心。”麻灵芝说。
稀土高新区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强化“用户思维”“客户体验”,一如既往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保驾护航,当好“金牌店小二”。
以提升企业满意度为导向,稀土高新区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深化“六减两优”“一网通办”“一网通管”改革,强化“容缺审批制”“企业承诺制”举措,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做好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千方百计稳企安商、纾困解难。
稀土高新区还将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重点围绕稀土新材料、铝铜精深加工、现代装备制造等主导优势产业,对标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开展全要素产业链精准招商,并全力梳理宠物、预制菜等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对接工作。
上半年,稀土高新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电话沟通、互联网洽谈等方式,累计接洽企业、科研院所、协会商会等321家,签约新城控股、吾悦广场、双良单晶硅二期、金力永磁二期等项目94个、同比增长104.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2.3%;总投资额572.1亿元、同比增长48.1%,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5%。落地项目76个、同比增长105.4%,落地率80.8%,总投资314亿元、同比增长114.8%,形成项目招引“策划储备一批、签约落地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见效一批”的梯次推进、滚动发展格局。
乘势而上 精准发力护航经济腾飞
“企业成立之初,急于快速拿出产品供客户验证使用,稀土高新区得知情况后,为我们提供标准厂房、配套水电等关键服务和优惠政策,让我们加快了产品的产业化。如今,企业正值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时期,稀土高新区再一次伸出援手,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特事特办,派专人负责,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与我们对接,让企业真切感受到高新区真心实意的关爱和帮助。”在包头科锐微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0吨快淬磁粉项目建设现场,企业总经理蔺继荣充满感激地说。
今年,稀土高新区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以稀土园区、希望园区、高端装备制造园区三大特色“区中园”为依托,加快推进产业项目积聚转型,稀土产业加快实施宁波韵升、大地熊、科田磁业等项目,实现产值400亿元以上。新能源产业加快实施双良20GW光伏组件、国电光伏发电等项目,实现产值120亿元以上。先进金属材料产业加快实施华鼎10万吨电解铜、常铝10万吨再生铝等项目,实现产值45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实施中车电机、北重无人驾驶智慧矿车等项目,实现产值70亿元以上。
为精准护航企业发展,自年初以来,稀土高新区积极帮助企业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加强企业员工返岗、物流保障、上下游衔接等方面服务,尽量减少疫情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全力推动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特别是支持市场主体纾困的政策落地见效。
建立健全项目建设从领导包联到专班服务的全过程管理机制、从走访到纳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以大项目为引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办好民生实事,改善城市生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上半年,高新区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00元,同比增长4.2%。
争分夺秒,抢时推进。当前,“奋战三季度、决胜下半场”的号角已吹响。稀土高新区将坚持目标导向,全面梳理在手项目,加强项目全链条管理,推进工业倍增裂变、产业绿色崛起、数字园区建造,用好稳岗援企政策稳就业,用好促进消费政策扩内需,切实把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效益,全面夯实经济发展底气和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