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无言,标记青山区奋进坚实步履。十年发展,青山区日新月异;十年腾飞,青山区人稠物穰,十年时光,青山区踏实奋进,高质量发展走向纵深。
这十年,青山区咬定发展不放松,地区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这十年,青山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城乡宜居宜业水平,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这十年,青山区始终坚持深化改革,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地区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
这十年,青山区突出重点,狠抓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两翼齐飞、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宜居青山民生安
清晨,老人惬意地坐在小区的休闲椅上晒着太阳;午后,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开心地玩耍;黄昏,市民在广场上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居住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我们小区虽然老,但配置越来越齐全,环境也越来越好。”傍晚时分,家住北嘉社区的王先生像往常一样坐在小区的休闲椅上吹着晚风,“这个新安的休闲椅是我的最爱,坐着晒晒太阳、吹吹风,舒服极了。”
十年来,青山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宜居水平和居民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新建改造坦克路、青东路等交通要道,赛音道、民主路等多条雨污水管线;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农村户厕普及率达到90%以上;实施公园广场升级改造、社区绿化美化等工程,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4%;完成71个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和1000多万平方米的“暖房”工程,全区绝大多数旧居已换新颜。
除此之外,青山区秉持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理念,积极健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最基本民生保障。着眼于满足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多元化需求,积极开展多项改革工作,于2019年起将低保、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到镇和社区,实现一级办理;着眼于降低因疫情造成无法正常工作的人员劳动力系数,对于符合低收入家庭的予以纳入,不符合的家庭则给予一次性公共卫生临时救助,及时保障此类人员因疫情造成的短暂性贫困,帮助其稳步度过“疫情经济危机”;着眼于拓宽救助范围,提升兜底保障水平,适度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对低收入家庭、重度残疾人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
十年来,青山区斩获一项又一项荣誉:全国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区、自治区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示范旗县区、包头市居住地申报低保示范区、首家社会组织承接救助领域服务的旗县区……它们无不彰显着青山区的“民生温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年来,青山区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把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破解群众急难忧愁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不断增进群众民生福祉。现在,青山区正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干,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未来,青山区将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让美丽青山更宜居、群众更幸福。
◆活力青山改革新
发展为要,环境为先。十年来,青山区对城市河道、水体进行了综合整治,使其发挥城市水体防洪排涝、景观生态等多方面功能。开展了四道沙河(110国道至环城铁路段)综合治理工程、阳光湖蓄水改造工程,进行了湖岸修复、湖区扩建、定期清淤、整体亮化、步行道及木栈道改造;开展“无废城市”创建,深入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21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清洁能源取暖全覆盖;一机、北重雨污分流提标和二电厂脱硫废水系统处理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实现全区工业废水全部达标排放。
十年来,青山区始终坚持以创建“生态宜居城区”为目标,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向绿而行,阔步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把祖国北疆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
10年前,大青山南坡几乎是寸草不生的荒岭,由于多年的过度放牧、采樵、采挖矿石等,该段山脉破坏严重,大风起,沙飞扬。对此,青山区下定决心对大青山南坡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于2012年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龙头企业带动”的原则,全面修复治理大青山南坡,并拿出2亿多资金,对引水上山、危岩体改造等多个项目进行补贴。10年时间,大青山南坡青山区段修复治理工程已累计投入近20亿元,其中,民间资本16亿元。完成人工造林6.8万亩,栽植各类苗木665万株,矿坑危岩体修复治理6平方公里。累计雇佣农民工1万余人次,租赁闲置车辆、机械7800台次,帮助村民增收3170万元。流转土地1万亩,受益村民6000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荒山治理的“青山范本”就此完成。
如今,大青山南坡已绿意盎然,站在高点眺望,蓝天掩映下绿树点点成辉,汪汪蓄水池碧波荡漾,脚下松涛阵阵,满眼翠色令人心旷神怡。“不用感受,能够直接看到,大青山的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市民李秀成在一片苍翠中由衷感叹。
除大青山南坡外,青山区相继完成了二相公荒山、城镇周边、社区、村屯、厂矿、园区等生态绿化建设近10万亩,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截至2021年底,全区绿地总面积2265.99公顷,绿地率40.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99平方米,生态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观,青山城乡宜居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10年来,青山区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释放无限激情与活力。随着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入,青山区将更富有活力、更生态宜居。
◆富强青山经济稳
咬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放松,青山区地区经济一直保持着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青山区始终坚持特色、做强优势,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由弱到强,建成自治区最大的光伏单晶生产基地。园区先后荣获“国家绿色园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荣誉,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工业百强区行列。成功引进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全国股份制银行,累计入驻金融保险类机构56家,成为自治区金融机构种类最为齐全的旗县区。
1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商务核心城区加快建设,北京华联购物中心、奥特菜斯等项目相继建成运营,金融保险、快递物流、商务会展、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崭露头角,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产业日益活跃,正在带动各领域发生深刻变革。
越是逆风飞翔,越能展现韧性。2021年全年,青山区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在“稳”的基础上不断加固,在“进”的动能上不断集聚,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全年累计引进项目136个,其中“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78个;实施重点项目85个,竣工投产35个,全年投资完成率119.8%。项目落地开工率、竣工投产率均居全市前列,重点项目观摩评比取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弘元新材料产值突破百亿元,成为园区第一个百亿元产值企业;“六大商务区”营业收入实现6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元,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装备制造);万科印象城商业综合体主体封顶……
今年1月5日,青山区完成2022年度首个重点项目签约,老虎工业云谷西北地区运营中心落地包头;3月20日,北奔重汽发布自治区首台套L4级智能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6月17日举行的自治区新能源重卡产业发展大会上,青山区政府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燃料电池系统化集成、电池电堆生产、加氢设备制造等项目合作协议……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经济总量和规模不断跨越新关口的同时,青山区经济还在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结构在优化、方式在转变、质量在提升、效益在增强,富强青山将更加繁荣。
任重道远须奋力,风急潮涌正扬帆。今日之青山,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未来之青山,生机盎然,希望无限。53万青山儿女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向着创新、富强、活力、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的新青山,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