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坚持党建引领,瞄准群众需求,创新治理方式,按照惠民性、可感受、能量化考核要求,制定年度民生实事清单,各级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进老乡家,带着感情去工作、带着热情去服务、带着真情去奉献,同群众心贴心、面对面、交朋友,全覆盖听取群众心声,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与需求,不断将“民生账单”变成“幸福清单”,让“群众呼声”变成“群众掌声”。
专注“需求切口”
瞄准百姓“急难愁盼”
为全力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切实改善百姓居住环境,今年3月,总投资约2700万元、涉及居民930户、总建筑面积约10.76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铺开。
本着“早谋划、早上手、早见效”的工作思路,今年,稀土高新区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改造项目涉及横远天骄,银苑小区,金荣建材城A、B、C座,共计27栋住宅楼,改造内容涉及路面维护、外墙维修、屋面防水改造、上下水改造、路灯改造等。
“我们小区内道路不平,外墙也起皮掉色了,有的居民家中还出现了房顶漏水的情况,听说老旧小区改造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居民们都非常高兴,也非常期待改造后小区环境能变得更好。”家住银苑小区的居民刘强说。
民生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更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那么,如何真正将民生工程做到百姓心坎上?
自2021年以来,稀土高新区实施“城市更新、综合整治、拆违还绿”综合治理工程,扩大园林绿地规模,开展重点区域绿化项目建设,坚持把信息惠民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按计划建设5G基站,实现主城区5G信号全覆盖。通过推动数据融合逐步实现城市交通、政务、教育、医疗、文旅、城市治理等领域智慧应用创新,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智力能力现代化水平。
稀土高新区还将办实事的视线落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专注需求“小切口”,推动服务“大变化”。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督,检查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现制现售水经营单位和学校自备供水的卫生管理及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确保卫生安全用水。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滨河风景幼儿园建设,全力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综合实力,通过更换护眼灯等基础设施,呵护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完善文体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娱乐活动,举办广场舞大赛、书画摄影大赛、消夏文艺汇演、乒乓球赛、羽毛球赛、职工篮球赛等受众广、参与度高的赛事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加快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数字化改革,实现农贸市场、商超、便利店线上交易全覆盖;搭建生活性物流配送平台,实现市内物流点对点配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收集民声,到提出建议意见,再到组织实施和检验成效,稀土高新区强化联系纽带,深化对接服务,找准基层工作的着力点、结合点和突破点,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生活难事”和“关键小事”。
搭建“便民平台” 办好微实事提升幸福感
宽敞舒适的阅览室里,阅读氛围浓厚,不时传来轻轻的翻书声……为给辖区青少年提供一个安静、便利的学习环境,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鼓励“全民阅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稀土高新区万水泉镇万泉佳苑社区向青少年开放“红色书吧”,提供涵盖文学、科普、历史等4144册各类书籍。“红色书吧”的设立,不仅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让居民闲暇时有个陶冶情操的好去处。
“如果不是你们这些好心人及时发现和帮助,后果不堪设想,真的非常感谢!”回想起几日前摔倒后被救的场景,家住红旗社区的一位80多岁高龄老人激动万分。
助人为乐,服务居民。万水泉镇红旗社区书记代春苗和社区工作人员李建、王敏,在施救老人的同时,更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促进了社区和谐。
在稀土高新区民馨路街道新城雅居小区,面对500余户居民从平房住到楼房、从村子搬到社区生活起居等方面的不适应,民馨家园社区积极构建以社区“两委”为主的网格框架、以支部党员为主的党小组,并配备1名组长,将居民划分为四级网格,构建“小区党支部、党员网格长、楼栋长、家庭户”四层治理网络。网格长向上对接党支部,向下联系楼栋长,楼栋长再联系家庭户,进而实现对小区内群众服务的全覆盖。
小区有了组织,爱心不断凝聚。“我们小区的文艺活动室、百姓书吧、妇女儿童之家、健康之家等活动场地不断完善,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新城雅居小区居民们纷纷表示。
每天上午9时,民馨路街道盛唐路社区的网格员们准时齐聚会议室,总结汇报前一天各自网格存在的问题,梳理当天要做的工作。不论是冰天雪地还是夏阳酷暑,每天深入社区巡查走访,听取居民群众的呼声、采纳群众的建议是他们重要的工作内容。
每当见到网格员,居民们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咨询医保缴费的、询问高龄津贴的、反映邻里矛盾的、家里需要帮忙的……网格员们总是微笑着耐心为居民解决。小网格,大民生,真服务,实作为。社区网格员用脚步丈量每一寸网格,以服务凝聚每一颗民心,用力所能及的行动赢得居民的信赖与认可。
以民馨路街道为典型,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各街镇探索建立“党建+网格”模式,通过构建党建引领五级治理网络,推进行业党建、机关党建、数字平台、红色阵地、高新人才五项融合,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效应与居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的“高新路径”。
打造“惠民品牌” 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套餐里有几样菜?什么时候能做好?”6月29日中午,位于稀土高新区民馨家园社区的“老少逐梦园”社区便民食堂开门营业第一天,张锡利老人便早早前来等候就餐。看着服务员端上热气腾腾的四菜一汤,他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对菜品赞不绝口。“比家里面做得好吃,12元一份价格也实惠,菜的种类多,色泽也好,关键是方便。”张锡利老人高兴地说。
除了像张锡利老人这样在共享厨房里就餐的老人,民馨路街道所辖的火炬路社区、盛唐路社区、荣泰路社区、景泰路社区还设置了社区级“老少逐梦园”中心,共享厨房设在民馨家园社区,其余四个站点设立共享餐厅,按实际就餐人数,由专职人员进行配送,让每位居民都能吃上低价、可口、健康的饭菜,这都得益于稀土高新区民馨路街道为居民精心打造的集社区餐饮、管家、社工、护工、康健五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少逐梦园” 中心。
据民馨路街道盛唐路社区第一书记王永刚介绍,民馨路街道常住人口4.2万多人,以居家老年人居多,解决老年人就餐、为老年人提供方便一直是街道不断探索解决的难题之一。“老少逐梦园”社区食堂的成立,服务范围可覆盖辖区60%以上的居民,为居民提供安全、实惠、便捷、高效、专业的配餐、就餐、送餐服务,进而提升社区为民服务的质量和能力,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社区和我们说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还有这么好的事儿。”说起稀土高新区通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来帮助他们这些老人的事,90多岁的高龄老人张永泉一再表示,这个服务不但帮助了他,还救了他老伴儿的命。
“去年,老伴儿因身体不适去服务机构检查身体,医生见她说话时嘴有点僵,走路也踉踉跄跄,当即判断老人可能患有脑梗,建议她去医院检查,因为就医及时,救了老伴儿一条命!”家住民馨家园小区的张永泉老人激动地说。
抓民生,促发展;惠民生,功千秋。为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稀土高新区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专业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功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健康有序发展。这个项目服务对象大部分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其余为高龄、行动能力弱、低收入、独居、多发慢性病老人,通过上门普查、健康评估、健康管理、家政服务等内容,加强宣传力度,营造社区敬老、家庭养老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目前,稀土高新区60岁以上人口达到2.5万,占该区总人口数的14%。其中,60岁以上的失能老人,全部通过政府购买部分服务项目,实现免费照护。
保障和改善民生,事无巨细,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稀土高新区着力“补短板、解难题、办实事”, 不断完善“微设施”、实施“微改造”、提供“微服务”、点亮“微心愿”、推进“微治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感受更多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