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相关专项行动方案,迅速有序推进本辖区“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行动。
立足本职工作,疫情防控常态化。严格落实我局在13个疫情防控工作组承担的工作职责,特别是牵头落实冷链专班、后勤保障专班工作职责,抓好冷链食品行业“人物环境同防”,做好食品药品后勤保障工作。一是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及疫苗“应接尽接”,阻断疫情传播风险。进口冷链食品、进口水果领域从业人员核酸检测100%“一周两检”,外卖骑手、农贸市场领域从业人员按要求“一周一检”;靠前服务,送“苗”上门,为接种率达到百分之百的商户发放“全体员工均已接种疫苗”的蓝色标贴,推动食药领域从业人员疫苗接种工作。青山区共推动市场监管领域从业人员接种疫苗22034人,6469家商户全员接种,成为“全员接种蓝标商户”;共完成68轮环境涂抹样本核酸检测共计3527批次,70周进口冷链、进口水果从业人员核酸检测18502人次,执法人员核酸检测2893人次,美团、饿了么骑手核酸检测5770人次,农贸市场从业人员5264人次,餐饮单位从业人员9251人次,零售药店从业人员1338人次。结果全部为阴性。督促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全面消杀工作。
二是推动落实冷链食品“蒙冷链”溯源管理。先后将380户进口冷链食品、进口水果经营户以及第三方冷库纳入“蒙冷链”系统,入驻率100%,实现凭“码”销售,目前仍在营进口冷链食品的20户,在营进口水果3户;制定《青山区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蒙冷链”溯源管理流程图》,明确工作要求;加大对冷链食品经营者的检查力度,严格查验上市销售进口冷链食品、进口水果是否具备“三证一码”,是否落实“四不三专”相关要求;2021年10月25日起,区市场监管局、区农牧局、区交管大队、区城管执法局采取轮岗方式24小时值守G6高速路口,对进入我市的进口冷链食品持有“三证一码”和报备情况进行检查,劝阻来源渠道不明,无相关证票车辆返回,把好进口冷链食品入市第一关。
突出风险点管控,强化重点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一是2022年以来重点围绕保健食品、冷链食品等重点领域、元旦春节和清明节等重点时段开展了15项食品专项检查。截至目前,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567户(次),受理食品投诉举报89件;完成食品抽检604批次,农贸市场开展食品快检3407批次。二是推行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封签管理。印制食安封签58万份,鼓励引导入网餐饮单位积极使用封签,为外卖食品加上“安全锁”,提升外卖食品全链条监管能力。加强外卖平台及配送站点制度及措施落实情况、骑手健康情况、核酸检测情况、外卖箱体消毒情况、食安封签使用情况等全面检查。强化对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的引导服务,向配送站点定向发放食安封签50000份,组织骑手全员进行每周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保障疫情期间骑手站点正常运转。三是有序推进保健市场整治行动。对辖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2家性保健品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清查。对检查发现的涉嫌聚众会销、涉嫌无证经营医疗器械、未按规定履行进货查验制度等7类问题,停业整顿3家,下达限期责令改正通知书19份,立案调查处理1家。四是强化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对辖区49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责令1家在前期抽样监测中食品标签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停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标签,并重新印制新标签。
依托智慧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一是推进“青安企信”日常监管系统的规范使用。2020年12月以来,我局以自主研发的青安企信市场监管日常执法APP为依托,推进食品药品行业“智慧监管”新模式,截至目前,36个监管网格共注册食品、药械商户7723户,累计检查商户10567户次,督促商户完成自查17322次。二是试点推行“智慧菜场”。我局以圈点市场为试点推行智慧菜场项目,推动农贸市场数字化改造,实现执法部门监管可视化、市场主办方管理数字化、入场商户经营智慧化、支付集成化。目前已完成3家农贸市场的创建工作。三是全面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2021年9月起,以学校食堂、单位食堂为重点,逐步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目前已完成661家商户的平台入驻工作。
突出共治共享,强化宣传培训。坚持正面导向,强化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互动,有效展示市场监管部门为守护人民群众食品安全采取的有力举措。2022年以来,联合包头新闻网、包头晚报开展5次带您选年货、带您看厨房、外卖骑手检查、高速口冷链食品管控采访及保供食药单位检查活动,检查中当场叫停1家违规经营河鲀鱼的餐饮单位,对1家单位进口水果经营行为予以规范,运营并推出抖音“食话实说带您看厨房”系列视频3期和疫情防控专题视频1期。通过宣传,提升公众参与度,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全社会协同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