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九原区农业与牧业并行发展,农牧业经济发展得好不好,政策方案适不适合,要看百姓脸上是喜还是忧。近年来,九原区紧跟建设新型乡村的步伐,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特色的发展模式,集体经济之风吹绿了高原草甸,催熟了田垄麦苗,注入了农村牧区新活力,美丽乡村建设稳步前行。
筑牢党建引领
“奠基石”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近年来,阿嘎如泰嘎查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强堡垒的重要抓手,充分依托村集体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加快嘎查集体经济经营方式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增收显著提高、集体经济持续壮大”的新路子。
“得益于村集体经济项目的收益,村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零污染的莎茹拉健康(矿泉)水项目,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阿嘎如泰文化产业园区以马文化元素吸引了中外游客,现在我们每人每月平均能多增加收入2000余元,大伙的日子都在集体经济的影响下更好了!”嘎查牧民郭瑞霞掩不住喜悦。
阿嘎如泰嘎查“两委”班子坚持加强党组织建设,厚植党建优势、依托本地特色、调动农牧民积极性,通过“党员报到日”“党群议事日”等首创学习教育和议事决策制度作为组织开展学习培训、议事决策、服务群众的固定活动。增进党员干部的向学力、凝聚力、服务力,密切与农牧民的沟通交流,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与公信力。坚持制度的长期执行使嘎查党员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服务意识,才让嘎查的经济发展实现跨越!
握紧服务为民
“方向盘”
民之所向,政之所行。村集体经济的出发点是增加农牧民收入,落脚点是建设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新型乡村。哈林格尔镇厂汉村集体经济,契合村民所需、利用沉睡土地、盘活闲置资源,探索出一系列发展新途径。
农贸产品健康绿色无污染,深受人们喜爱。但对于厂汉村村民来说,在外摆摊增收的同时,风吹日晒、灰尘沙土、蚊虫叮咬成了难以解决的心头一患。自从哈林格尔镇厂汉村建起农贸市场后,村民们担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农贸市场是厂汉村最早发展起来的集体经济,村民在外摆摊忧虑不断,房屋闲置浪费资源。2017年,在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和村自筹共同努力下,建起了这个农贸市场。摊位搬进了市场,每年只需要缴纳几千块钱的租赁费,就能有一间宽敞明亮的底店。“每天在外面风吹日晒的,还不好打理,你说该咋卖呢,农贸市场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环境各方面人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感觉特别好!”商户郝美花感慨道。
村民最基本的生计问题得到了解决,村两委成员开始琢磨怎么让更多闲置的土地和房屋充分发挥价值。考虑到厂汉村周围有很多企业,企业员工数量多,对停车位需求较大,大家决定建设一个停车场,不仅缓解了交通拥堵、美化了路边微环境,也增加了厂汉村集体经济收入。解决劳动力闲置问题,让村民都能富起来,是厂汉村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推动持续造血
“新动能”
新起点,新使命。巩固扶贫帮困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靠的是“输血”后“造血”功能的稳步推进。发展壮大乡集体经济,补齐乡村振兴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短板,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工作。麻池镇通过“规范引领一批、推动发展一批、扶持保障一批”举措,2020年,1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
武家村鑫励丰物流园项目选择“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成为全市集体经济示范基地观摩点。武家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入股、增收致富,建立起鑫励丰仓储物流园区,村里从此有了集体经济,打破了传统产业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状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目前,武家村物流园商户入驻率达到80%以上,2018年实现纯收入45万元,为180名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