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服务业纷纷入驻九原

宜居舒适的城区环境

积极打造“包你满意”政务服务品牌

城中心的鹿园

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项目

奔流不息的黄河养育着岸边人

内蒙古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基地项目

物流园区重卡汽车卸集装箱
岁月之轮滚滚向前,奋斗足迹风雨无阻。
这一年,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九原区全区上下都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团结一致,用拼搏进取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干劲、攻坚克难的勇气爬坡过坎,始终将“发展”这条主线牢牢抓在手上,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这艘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项目招商发力 经济运行实现新突破
重大项目是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支撑着一个地区面向未来的底气和信心。
今年以来,九原区始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把稳中求进作为最鲜明的主题,把项目建设作为最有力的抓手,精准招商引资、加速建设项目、不断优化服务,在现代化中心城区高质量建设发展的征程中破浪前行。
凭风借力,以招商落实项目;破浪前行,以投资带动发展。
在上海招商说明会、2021国际橡塑展、包头市2021第一届中国现代能源产业大会、内蒙古第四届蒙商大会暨2021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中国制造强国论坛走进包头暨商会助力包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2021秋季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大会上,九原区共签约项目24个,签约金额555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九原区招商引资马不停蹄,建设热情日益高涨,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高尖强项目接二连三落户九原区:郑州中远年产1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特种材料项目填补了我国由煤——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防弹制品的空白;国际氢能冶金化工产业示范区项目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碳中和的规模化绿色化冶金项目;上海云挂智慧挂车共享项目实现了智慧物流产业链条的延伸;青岛瀚海碳化硅项目、高泰碳碳复合材料项目实现了碳纤维产业链条的延伸……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目前,园区内一批高端、多元、绿色、低碳的战略性新兴重点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加速实施,产业集约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据统计,截至目前,九原区共对接企业516家,签约合作协议104个,协议总投资1459.01亿元,落地项目62家。
一组组含金量十足的统计数据,佐证了九原区昂然前行的发展雄姿,见证了九原区虎啸龙腾的经济面貌。
■城市精细管理 宜居品质实现新提升
在包头市的中心腹地,一座现代化中心城区腾“云”驾“物”而起。这里,有大数据的特色产业支撑,G7智慧物流上线运行,江苏国纺锦实实业数字经济中心、山东开创云生态平台等项目签订协议,蒙商银行总部、招商银行包头总部先后落地,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这里,有颇具吸引力的民生配套,新都市酒店投入运营,富力商业综合体、万科星光天地、万科奥运冰雪中心加快建设,中铁黄河九原健康城、新光之丘商业综合体等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生活性服务业规模逐步扩大;这里,还有不断完善的绿色好生态,黄河沿岸、阴山北麓等,串起九原的好山好水。
在迈向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征程中,九原区下足绣花功夫、锻造钻石品质,做好城市“里子工程”,让九原的基础设施更加经久耐用,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和风险考验的“坚强城市”。
从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入手,九原区加大昆都仑河、二道沙河、四道沙河等河道治理力度,清理垃圾约10.9万立方米,清理固废堆积物21.1万立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89万平方米,通过生态环境的持久呵护,“治”出了绕城而过得好水色;立面整治、拆墙透绿、老旧小区等改造整治,让老城区焕然一新,“绣”出了城市好品质;“铺”开的绿意花色、沿街“住”下的座座公园,串起了家门口的好风景。为“跑”出九原新速度,高标准实施纬十九路、经三路等一批道路管网建设,新增道路11公里,交织出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
光阴荏苒,改变的是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民情怀。一项项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就是一件件民生实事,造就了城市之美、百姓之福,九原将成为大家心中的宜居之城,成为更多人投资兴业的福地。
■全面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激发新活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去年以来,包头市上下主动对标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标准,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九原区作为中心城区,集聚了全市80%的行政资源,中心城区效应不断释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释放改革活力,筑起一个个开放战略高地。
734平方公里的九原区,阴山重峦障其北,黄河浩荡襟其南,正唱响大开放大开发的昂扬序曲,在更高起点上着力打造“四个承载地”、构筑“一个新平台”、建设“三个示范区”、建成“一座幸福城”。威海光威碳纤维、鑫璞稀土金属……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正酣,一个个高科技项目火热推进,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年来,九原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产业结构快速调整、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夯实。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居民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已成办事新常态,“九原速度”持续刷新企业和市民的幸福指数,目前,行政审批承诺时限压缩73%,一网通办事项网办率达96.55%。九原营商环境改革正全力打造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的“包你满意”政务服务品牌。
优越的营商环境释放出强劲的磁吸效应,吸引众多项目“筑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3243户,同比增长41.18%。
■补齐民生短板 群众福祉得到新改善
清晨,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步入家门口的学校;午间,老人们相携来到日间照料中心细细品尝健康餐;晚上,下了班的年轻人涌入各大商圈点燃“夜九原”。
九原24小时,都能捕捉到幸福瞬间。九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凝聚了可贵的民心民意。
今年截至目前,九原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积极落实稳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11人,农牧民转移就业人数17476 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8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86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组织实施了燃煤散烧综合整治、低保人员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等10个民生实事项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7连升;沙河三小、沙河六小改扩建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操场塑胶跑道等设施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九原区56个(嘎查)村养老服务站全部覆盖,让九原区4.95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变得幸福而美满……一系列“升级版”民生事业,让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整个城区更有温度、更加宜居。
同时,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伴随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批“真金白银”“货真价实”的政策举措扎实推进,完成重点民生项目1031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点赞和支持。
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九原区正以坚定的步伐、智慧的探索、果断的决策、实干的精神,奋力开启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