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峰山旅游休闲凉亭

光伏企业

巴总尧村红色旅游基地

豪安单晶硅棒二期项目

日处理3万吨污水厂
土右旗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园区承载能力等比较优势,围绕包头市主导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链,主动融入、顺势发展,突出抓好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土右旗新型工业园区作为全旗招商引资兴业的载体,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十四五”平稳起步。九峰山生态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已有良好生态基础的独特优势,不断改善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广大群众的人居环境质量,全力打造土右旗北部生态安全屏障。
九峰山生态管理委员会
坚持生态优先 打造幸福美丽新九峰
今年以来,九峰山生态管理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广大群众的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增强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能力,全力打造土右旗北部生态安全屏障。
下足苦功
全面巩固生态治理成果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不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2016年至2018年,全面实施大青山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完成60多万平方米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种植各类苗木7万余株;2019年,配合实施煤炭洗选企业集中拆除工作,共集中拆除洗煤厂54家、临时彩钢房447处12000多平方米,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恢复。2020年实施了大青山水涧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有效解决了水涧沟流域多年来淤堵问题。今年以来,九峰山生态管理委员会把做好林木管护、矿区生态恢复作为生态工作重点,同时,严格落实山长制、河长制、湖长制和林长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构建起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包村干部、村负责人、网格员五级纵向责任体系,倒逼责任追究,促进工作落实。严厉打击偷牧乱牧、毁坏林草、焚烧秸秆、私挖盗采、污染河道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累计立案处罚偷牧乱牧违法行为51起9.5万元,发现并及时制止野外用火行为25起,办理农村种养殖设施建设用地备案报批13件,配合旗自然资源局和林草局完成违法卫片整改80余件。投入资金25万元购置了制式服装、作业器材和执法装备,聘用专兼职护林员32名,建立应急保障队伍1支。组织车辆机具50台(次)、人员110人(次)进行了大规模杂草清除。牵头启动非煤矿归属滞留煤外运工作,启用国有运输公司外运存煤23万吨,实现税收250多万元,既增加了税收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修好硬功
加快推进绿色产业项目建设
积极采取措施发展有利于保护“蓝天白云碧水青山”项目经济,持续推进绿色能源产业项目建设。英利100MWp光伏项目年内全容量并网发电,至此,总容量350MWp的土右旗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加快提升煤炭业绿色化水平,神华水泉、高源、大青山煤矿地质生态治理成效明显,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全面启动。美岱沟流域治理和抽水蓄能电站、枣沟和新生公路地质灾害治理等工程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通过持续引进发展绿色生态项目,确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善练新功
不断促进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
高度认识保护生态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突出的地位,有机融合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从而做到同进行、互促进。以“红色+绿色”旅游为开发单元,将“生态+”理念融入旅游、特色农业、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建设各个环节,打造后山区生态绿色乡村体。夯实特色农业基础,流转土地约1500亩发展紫皮蒜、中药材、九峰黄金茶等特色农产品规模种植项目;争取资金实施防洪护田坝、灌溉渠道清淤衬砌等工程。加快旅游业发展,投资600万元启动公山湾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现已完成60%建设任务;建成运营村集体红色农家乐1处;策划启动实施2处军民融合展馆建设,开展耳沁尧村毛主席纪念碑周边广场和村内24间窑洞农家乐改造,以及韩庆坝伏击战旧址复原,不断充实红色旅游资源;以推进九峰印象小镇为基础,全面谋划发展香桂铺绿色生态村庄,重点打造曹德尧、永和泰、前脑包等传统村落,不断优化绿色旅游布局。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投资270万元实施了香桂铺、小坤兑、耳沁尧3处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投资88万元,集中采购吸污车、挂桶垃圾车、垃圾桶等作业机具,并新建九峰山景区污水处理站1处、公厕1座、改造公厕2座;全面清理了枣沟旅游公路沿线生活垃圾,启动运行3个旅游驿站,全方位提升改善了人居环境。
九峰山生态管理委员会将找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彰显“两个颜色”,坚决守住“两个安全”,紧盯目标、全力冲刺、狠抓落实,用扎扎实实的行动推动各项事业更好发展,努力谱写生态先行、绿色发展新篇章。
(图片由九峰山生态管理委员会提供)
新型工业园区
夯实各项工作 实现全面平稳发展
2021年,土右旗新型工业园区深入贯彻落实旗委、旗政府工作部署,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创新实干”为契机,以前瞻十五年、干好这五年、奋斗每一年的充足干劲,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十四五”平稳起步。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出持续、健康、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预计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33.8亿元,同比增长18.1;营业收入实现127.7亿元,同比增长16.8%;工业增加值完成45.1亿元,同比增长18.9%;实现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15.8%,上缴税金4.76亿元,同比增长1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9.9%。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紧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总投资9.73亿元的10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道路6.79公里、管网总长72.95公里、标准化厂房3.8万平方米、2座110KV变电站、山格架10千伏电力线路、1座配水厂等工程。新开工建设的新特能源220千伏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工程,智慧园区方案已编制完成。盘活闲置土地1000余亩,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营商环境大幅提升
厚植“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的服务意识,全权负责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工作,促使企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自身的经营发展上,营造“园企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有力促进了企业良性发展。为方便企业职工上下班,配合交通部门开通了公交路线,受到了各企业职工的欢迎;重点帮助新特硅材料、尤佳等项目修建了进厂道路、协调电力线路、争取能耗指标等。
招商引资强势突破
新型工业园区为每一个产业链配备了一名领导班子成员任链长,实行全产业链研究、全要素协调保障、全流程跟踪服务,建立产业链企业情况、项目谋划、问题清单三个台账,绘制“产业链图谱”,找准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固链工作方向,从而更精准地谋发展、谋项目、谋增量。截至目前,分别签约了总投资88亿元的特变电工20万吨高纯多晶硅及配套20万吨工业硅和配套新能源电站开发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豪安7GW单晶硅棒(二期)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博明医疗年产35亿只丁腈手套(单膜)项目等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146亿元。
项目建设卓有成效
园区坚持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盯开工抓前期、紧盯进度抓服务、紧盯需求抓保障、紧盯建设抓达产,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状态,力争重点产业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全力跑出“十四五”开局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承担全旗总投资291.2亿元的24项重大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晶润年产2GW多晶硅铸锭项目、绿康油脂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新特硅材料、尤佳丁腈手套、国储能煤制乙二醇、天然气储气调峰、乳制品及饮料包装等8个项目建设迅速,预计2022年上半年可正式投产运行。
措施强劲又奏效
聚力抓项目强动能。一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对照项目“施工图”和“时间表”,切实提升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确保按时序进度推进。重点项目设立专班,从项目签约落地、前期手续、建设过程直至项目投产全程跟进,全天候服务。推动特变电工20万吨高纯多晶硅及配套20万吨工业硅和配套新能源电站开发项目、豪安7GW单晶硅棒(二期)项目、尤佳医疗等14个重点签约项目如期开工建设。二是强化跟踪调度。引导业主加大在建项目建设力度,确保新特一期、国能煤制乙二醇、博明丁腈手套、年产1000吨医药中间体等7个项目投产达效,形成地产投资接替有序、滚动发展的有利格局。
聚力抓招商增后劲。一是提升产业质量。通过能源替代解决新材料及应用、新型化工产业受传统能源限制的经营困境。同时,全力转变各产业门类单一现状,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引进了高分子材料加工、碳碳复合材料等项目;新型化工重点引进了纳米材料、精细化工等项目。加大落实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深挖凝练科技研发项目。二是强化产业链招商。紧盯新产业、高新企业,围绕链主企业,重点引进了一批与新材料及应用、新型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上下游配套的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财政贡献大的优质项目。
聚力抓服务优环境。一是继续完善“妈妈式”服务机制。强化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领导专班职能,加强项目跟踪服务,注重追踪企业动态信息,紧盯续建、新建项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项目落地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以有温度的服务赢得高质量的发展。二是推进改革创新。打好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攻坚战,加快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引进新特能源项目盘活闲置土地1000余亩,引导空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积极培育高新企业及上市,鼓励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下一步,园区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为建设包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