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区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源头管控,重拳整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保障放在第一位,让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连日来,东河区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源头管控,重拳整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保障放在第一位,让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源头监管 筑牢安全防线
东河区对全区果蔬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记录、投入品使用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和监管,对基地和市场的果蔬农药残留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定期检测,真正做到质量有保证、产地可追溯,确保全区菜篮子安全。
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动物报检网络,设立乡镇、村级报检点,畜禽产地检疫做到了应检尽检。与此相结合,对全区牲畜规模养殖场开展不定期巡查,并与各养殖场签订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东河区不断夯实源头控制,实现了食品安全全链条、无缝隙监管,构筑了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线。
重拳整治 全面排查隐患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东河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夏季食品安全百日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企业及小作坊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是否有有效合格证明文件及检验记录,是否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生产加工过程关键点控制记录,是否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规定进行检验,食品添加剂是否专门贮存、明显标示、专人管理,是否完善14大项落实主体责任资料等项目。
检查中发现,熟食制品加工小作坊存在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差、索证索票不齐全等问题,食品生产企业存在车间卫生脏乱差、生产投料等记录不完善、存在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食品等问题,执法人员对有问题的熟食制品小作坊当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整改,对有问题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立案调查。
期间,排查生产企业、小作坊、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小副食店、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餐饮、大中型餐饮、小型餐饮等食品经营单位1439户,抽检各类食品145批次,责令停产停业9户。通过扎实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止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雷霆行动、护苗行动、保健品专项督察等各类监管工作也全面铺开。
齐抓共管 构建长效机制
东河区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了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各村(社区)、餐饮服务单位、学校等场所明确了食品安全信息员,聘请社会监督员,基本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网络。并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花心思,下功夫,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供支撑。
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长效监管机制方面,东河区全面推进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在餐饮服务行业实行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及信息公示,推行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
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面,东河区成立了食品安全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应对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应急处理工作进行规范,为及时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保障。
在检验检测工作方面,东河区科学制订抽检工作方案,通过强化全区范围内的抽检工作,在风险分级的基础上加大对生产经营者的现场检查力度,并及时发布抽检信息。
在责任追究方面,东河区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范围,明确了各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全面推进和落实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把监管的全过程纳入监督机制,并建立了举报有奖制度,积极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之中。
在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方面,东河区积极组织开展合法性审查工作,起草制定了《东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许可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