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河沿岸,风光旖旎;16条河流,潺潺而行……从2017年以来,九原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 切实加强河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让每条河流都成为一道风景。
黄河九原小白河段,蓝天白云和绿色芦苇掩映下的黄河水静静流淌,偶有水鸟在水面上轻轻划过,一条小船静静停靠在岸边,有游人在悠闲垂钓……这一黄河美景让不少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
“我很喜欢拍黄河,但过去来黄河拍照,岸边总有垃圾,和黄河景色格格不入。现在来黄河就明显不一样了,两岸干净了很多,景色更美了,能拍出很多令人满意的片子。”九原区摄影爱好者寿凯旋端着相机,感慨地说。
黄河,是我市的重要水源地,黄河的水质关系着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紧靠黄河的九原区萨如拉办事处,管辖着14公里的黄河河道。为了有效保护“母亲河”,2017年 10 月,九原区萨如拉街道办事处主任张福奎被任命为苏木乡镇级副总河长。
河长既要“治河”,更要“管河、护河”,从担任副总河长的那天开始,张福奎只要一有空就来巡河,仔细的查看有无污水排入、河道内有无垃圾、周边环境卫生等情况,不留任何死角。
“游人丢下各种生活垃圾。像烧烤后丢下的吃的、喝的、用的生活垃圾,我们都要及时地进行清理,还河道一个清净。”张福奎说。
“河湖长”究竟都管些啥?张福奎笑着说“啥都管”。除了巡查水面、岸堤、河道等情况,还要做好水域保洁,发现问题当时处理,如有大的问题就汇报河长,保证有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当河长有6大任务在身。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和加强执法监管,每一项任务都不能掉以轻心”张福奎说。
在黄河萨如拉段附近的湿地,过去一些市民在这里建蒙古包搞旅游,生活垃圾漫天飞,破坏了生态环境。从今年开始,九原区组织开展了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湿地附近4000多平米的违章建筑被彻底清除,长期以来的废弃砖石和生活垃圾也成为历史,黄河边上的湿地正逐渐恢复整洁的原貌。
美不美,家乡水。在九原区,共有黄河、昆都仑河、二道沙河、四道沙河等16条河流经过。为了让这些河流实现“长治长美”,2017年以来,九原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相继出台了《九原区河长制会议制度》《九原区河长制工作督查制度》等9项制度,建立健全了三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共确定区级河长3人,乡级河长39人,村级河长37人,实现了辖区内河流河长全覆盖。
在此期间,九原区集中开展了河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河道内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其他堆积物进行清理,对河道低洼积水、积污点进行填埋,对河道排污口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让一些河段脏乱差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进一步提高了河段的行洪能力,改善了河道的生态环境。实施了河道清淤疏浚及护岸加固工程,让梅力更沟、白石头沟等河道的防洪运洪能力有效提高。通过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河流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势头得到根本遏制,河流面貌改善明显。
如今,九原区的每条河流都有了专属“守护人”,在河长们的精心呵护下,这些河流正在形成一幅幅“河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