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包头市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强化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推动代表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努力汇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践行时代使命
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代表主题活动和专题活动。加强组织协调指导,推动各级代表积极参与主题活动。相继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人大代表在行动”“人大代表助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等人大代表主题、专题活动,为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带头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广泛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我是人大代表·我帮你”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找订单活动436次,3300人(次)积极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解决了维修路面、抗旱灌溉、村民安全饮水等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积极组织开展代表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活动,拓宽知情知政渠道。每年组织部分在包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包头团的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代表及部分市人大代表进行集中视察,委托各旗县区、军分区政治部围绕相关内容组织市人大代表进行集中视察,为各级人大代表了解我市一流营商环境打造、重要产业项目落地、重大创新项目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创造了条件,为代表在人代会上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和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打下了坚实基础。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组织自治区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确保代表在履职过程中能够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住重点,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回应群众关切。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用心用情服务人民
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要求,引导代表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聚民心、汇民智,提出具有全局性、普遍性和建设性的议案和建议,推动全市不断增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不断完善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制定了《代表议案提出和处理办法》《关于市人代会闭会期间所提建议的处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推动议案建议办理的制度化、规范化。2018年以来,对909件市人大代表建议进行了认真分类整理,及时转交有关部门办理,切实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取近100件事关重大的议案建议由常委会领导、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和市政府领导同志领衔督办,为代表议案建议高质量办理提供了保障,有力推动了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2019年,我市积极承担自治区票决制试点任务,票决(票选)出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项目88个,人大代表在项目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评估各阶段各环节充分发挥作用,最大程度把人民的意愿体现到票决工作中,实现了从“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的转变。2020年,我市较自治区计划提前两年在县乡两级全面推行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会商制)工作。2021年,制定《关于加强和规范全市街道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街道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工作。2020年、2021年全市共票决(票选)出民生实事项目814个,项目总投资达到75.5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搭建平台强化培训
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推动“人大代表之家”提档升级,搭建联系服务群众平台。制定《“人大代表之家”星级评定办法(试行)》,推动 “人大代表之家”争先创优、提档升级。2018年至2020年,经过审核验收呈现规范化、标准化“人大代表之家”177个。各级人大聚焦聚力补齐短板、突出特色、注重实效,不断强化“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管理和作用发挥,形成了合力推进提档升级的良好局面。2021年,我市落实中央、自治区有关规定,及时调整管理办法,以发挥实际效果为导向加强“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管理,为代表开展履职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加强培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把政治建设放在代表素质提升工作的首位,教育引导广大代表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大对人大代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培训力度,实现了五级人大代表专题培训全覆盖,引导人大代表在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切实履行职责,自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依法行使职权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履职、提高和改进代表工作等内容,对五级人大代表、旗县区人大机关干部、苏木乡镇人大主席和人大街道工委主任、“人大代表之家”负责人等780余人进行了专题培训。分别对立法、司法、财经、民侨、农牧业、城建环资、教科文卫等方面的人大代表进行了分专业培训,推动代表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进一步拓宽了代表的眼界和视野,为代表履职提供了支持。
加强制度建设
提升代表工作效能
完善代表工作机制,加强代表工作制度保障。按照“总结完善、改进提升、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的决定》,为推进全市人大代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整体水平提升,提供了遵循。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办法》《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办法》《专门(工作)委员会联系市人大代表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推进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代表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积极发挥作用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推行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公示制度,强化代表履职激励约束。在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中推行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公示制,通过“智慧人大”等平台动态公示代表履职积分,为全面客观评价代表履职表现提供了依据。此项工作作为市委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小积分”发挥“大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人大代表履职的意识和热情,激发了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入开展代表向选民(选举单位)述职工作,强化履职监督管理。2018年以来,安排56名自治区人大代表向市人大常委会进行述职,指导县乡两级人大严格执行《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人大代表向选民(选举单位)述职的指导意见》,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通过述职,进一步增强了代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和评议的意识,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切实做到为人民代言、为人民履职、为人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