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虽是寒冬,集聚稀土高新区的110余家稀土企业“跑起来”“争一流”的热度丝毫不减。
在稀土应用产业园包头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新建2000余平方米百级无尘车间内,一条自动化程度达到全国顶尖水平的自动对焦音圈马达生产线正在上演稀土高精尖精密仪器高质、量产的“速度与激情”。
理念先导,决定行动高度;顺应大势,方可乘势而进。
2021年,稀土高新区全力构建起稀土永磁、储氢、催化、抛光、合金五大产业链,形成了由稀土原材料到新材料再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和集科研、生产、检测、交易为一体的稀土产业集群,不断攀向产业链价值链最高端,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基础扎实,现有稀土企业115家,稀土新材料企业和终端应用企业占比分别达到63.2%和29.5%,稀土新材料产值占稀土产业总产值比重达50%。稀土新材料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稀土永磁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设计产能分别达到10万吨、1万吨、5万吨,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稀土企业、科研单位参与起草国家和行业标准170余项,占国家行业标准总数的65%以上。1-11月,38家规模以上稀土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93.42亿元,同比增长81.9%,已形成百亿级稀土产业集群。
围绕“2+2+N”产业发展新方向,理清稀土产业发展路线图,“十四五”时期,稀土高新区将优先发展稀土永磁和储氢材料两大产业;重点发展稀土抛光、发光材料两大产业;积极发展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合金、稀土玻璃、稀土陶瓷、稀土颜料、稀土芯片等N个“稀土+”产业,最终形成完整的稀土产业体系,壮大稀土产业规模,推进稀土向宽领域、长链条、高质量方向发展。
目前,北方稀土、宁波韵升、中国中车、大地熊、金力永磁、金田铜业、安泰科技等7家稀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在包头稀土高新区投资建设,天和磁材、英思特已通过内蒙古证监局备案,进入上市辅导期。
政策强才能兴产业,环境优方能聚企业。
“包头有丰富的稀土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一流的政策环境,企业落户于此,必将长远受益。”大地熊(包头)永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辉一再表达稀土高新区营商环境对企业的吸引力。
稀土高新区营商环境好不好,数据会“说话”。
金力永磁年产2万吨稀土永磁材料项目从手续办理到竣工投产不到一年时间,创造了稀土永磁产业建设速度最快纪录。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永磁材料及永磁元器件生产工厂。
英思特磁材产业园项目施工许可证仅用1个工作日办结,创造了项目从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到取得施工许可证4项手续全流程审批仅用9个工作日的新纪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段德炳在第十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说,包头要加大引才育才聚才力度,健全科研人员试错容错纠错的机制,增加科研人员的自主决策权。
稀土高新区全力加强稀土人才团队建设,成立稀土学院,培养稀土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与高职院校合作,做好稀土技术工人队伍培养。用好《关于加快引进培育重点产业领域中高端人才的若干措施》等包头市关于人才引进的三个政策,确保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十四五”时期,稀土高新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集约高效、产业共生耦合的稀土产业发展体系,推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