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个各级各类公园、广场;8489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绿化覆盖面积达9461万平方米……
这,就是绿色包头2021年交出的绿色答卷。
2022年,包头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心探索构建“生态优、绿量足、结构好、分布匀、功能强”的绿色生态格局,宜居宜业宜游的包头跃然于蓝天之下、黄河北岸。
关键词:重点项目
园林绿化重点项目塑造着城市的优美形态,是创造宜居美好生活的载体。按照全市城建重点项目安排,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心今年组织实施9项园林绿化新建续建重点项目,点线面多层次扩绿增绿提绿,着力完善优化绿地系统结构,提升城市绿化总量、绿化品质和绿地碳汇能力。
“点”上增绿。组织实施5处可供更多市民驻足停留、休憩的口袋公园,口袋公园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充分考虑群众需要,注重功能性、文化性与参与互动性方面的提升,如设置文化景墙、公厕座椅、体育健身设施等,实现城市增绿、街头增景,营造城市会客厅般的小微公共空间,实现“老百姓走出门就像在自家花园”。
“线”上延绿。组织实施滨河绿道建设工程、绿道建设工程、包头市绿道和健身步道改造工程3项重点项目,计划通过完善设施等方式建设改造绿道27公里,拓展延伸城市绿道网络,完善慢行系统,延展绿色生态新路径,引领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好“减法”。
“面”上提绿。组织实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质工程、二期工程、专类公园建设工程、赛汗塔拉城中草原修复和基础设施完善工程、东河区人民公园景观环境提质工程5项重点项目,对既有绿地进行生态功能恢复、景观水平升级、服务功能优化,激活存量绿地活力,把“绿色存量”转化提升为“幸福增量”。
关键词:园林公厕
按照包头市2022年民生实事工作部署,中心结合口袋公园建设、人民公园景观提质以及奥林匹克公园精细化提升等工作,计划新建改造10座园林公厕,逐步构建“布局合理、干净无味、管理规范、群众满意”的园林公厕服务体系,让市民游园健身休闲更舒适安心。
园林公厕建设改造将充分考虑把外观设计与周边绿化景观融为一体,让公厕成为绿地一道特殊的风景。
关键词:体绿融合
大面积绿植覆盖的公园绿道配备满足不同需求的体育设施,无疑是最佳的城市运动场所。今年,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心积极响应全民健身时代号召,计划在八一公园、劳动公园、森林公园等既有公园中合理融入体育元素,增建足球、篮球等球类场地,健全青少年轮滑区、中老年休闲健身区等适老适幼、全龄友好设施,提升绿地体育健身功能的时空延续性,完善公园游憩服务功能。
计划对富强路、阿尔丁大街等道路进行绿道、健身步道改造,与城区百里绿道、黄河大街绿道、兵工路绿道等连成网,串联城市自然和人文,引领绿色健康的生活风尚,着力打造包头市美丽宜居城市“体绿融合发展”新名片。
关键词:小微景观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质量的好坏是检验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一个窗口,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心将充分挖掘公园广场潜力空间,在城区主要公园、道路节点,高水平设计、高标准打造8处小微园林景观,用“小而精、小而美”的小景观展现“大情怀、大格局”的大风景,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品味园林艺术之美。
按照全市精细化管理工作部署,对奥林匹克公园湖区驳岸进行生态修复、打造花境独特景观,对园内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运动场地进行提档升级和“智慧+”改造,实现景观与服务双优化、双提升,打造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成效亮点区、示范区。
关键词:智慧园林
近年来,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心不断探索以智慧管理“解码”城市绿地,智慧园林体系功能不断释放拓展,智慧公厕建设尤为突出。
按照建设“生态型、智慧型、便民型”公厕为目标,该中心在奥林匹克公园已有的1座智慧公厕试点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增建2座智慧公厕,人脸识别取纸、人流量及空厕位显示、自动除臭、无障碍辅助等功能将再升级。
阿尔丁植物园绿地公厕将启动智能化门锁改造,可实现远程操控,无须专人值守,节省人力成本,同时可满足24小时全天候开放需求,为游客提供较大便利,提升园林智慧化管理养护能力。
关键词:裸土治理
3月中下旬起,该中心联动区级绿化部门启动城区绿地黄土裸露治理工作。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提升品质,经济实用”原则,采用树皮有机物覆盖、绿化花化苗圃化等治理措施,一地一策、分类治理,确保“黄土无裸露,绿化无死角”。
为实现治理工作常态长效推进,两级绿化部门及时跟踪调度,确保新生一处,上账一处,治理一处,销号一处,确保城区绿地裸露地面动态清零。目前,市民公园周边道路、民族东路等地段治理效果已呈现。推进铁路公路沿线景观提质,为110国道、210国道两侧绿化提升和铁路沿线绿化景观提质工作把好设计关,助力提升城市对外形象,优化城市生态,改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