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放眼九原大地,重大项目“擂台赛”已经开赛,无论是机器轰鸣的车间、塔吊林立的工地,还是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处处洋溢着项目建设开足马力、全速奔跑的热度和激情。聚焦项目“牛鼻子”,把准招商“方向盘”,打好营商“组合拳”……接力和蓄力、收获和耕耘,在九原大地上同频共振、互融共进。
项目为王
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先进硅碳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现场,一台台吊车正在吊装横梁。据九原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部副部长车伟林介绍,今年10月待厂房交工后,青岛高泰碳碳复合材料和青岛瀚海碳化硅两个项目将入驻园区,届时,生产出的碳碳复合材料与光威生产的碳纤维将实现“互通互用”。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硅碳材料产业园的落地,是九原区持续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生动范本。
项目为王,实干为先。2022年,九原区实施的13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67.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36亿元。项目涉及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投资体量大、项目结构优、综合带动力强,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实现九原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是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再动员、再加压、再鼓劲!4月8日,九原区2022年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九原工业园区硅碳材料产业园召开,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包头市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精神,确保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立即办、提速办、顶格办!133个重大项目现已办理完成立项、环评、节能、取水等八项手续1034个,总体办结率为97.2%。九原区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建设责任机制,继续采取周调度、月通报、挂图作战等方式,落实落细《2022年区级领导、科级干部重点项目责任制工作方案》,千方百计加快手续办理,成立重大项目手续办理专班,做到让手续等项目,而不是项目等手续。
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齐骥则增加了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我们正视了不足,找到了差距,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意识更坚定了。”目前,新疆大全、中远聚乙烯膜、硅碳材料产业园和轴承小镇等一批重大立区项目已陆续开复工,远达鑫二氧化碳回收项目和杉杉新材料二期项目均已竣工。截至4月底,全区重大项目已全部实现开复工,上半年预计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
招商为要
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引擎
纲举目张,一张更富活力的高质量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如今,九原区的优势和潜力正吸引着全国各地企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不见面也能全方位掌握信息,非常高效!”韩国晓星集团上海公司的一位客商足不出户就能清晰看到地理交通、蒸汽、天然气与电价等信息,收到来自九原区的精准推送后夸赞道。“我们强烈感受到了九原人的招商热情,就像企业的娘家人一样,没日没夜地抓发展、做服务,给这种精神状态点赞!”辽宁迈格钠磁动力公司负责人感慨道,九原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不仅积极沟通协商投资协议内容,将协议邮寄到公司,还成立专班推动项目建设,编制手续倒排表,争取最短时间开工建设。
2022年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全市“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战略定位,以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业等12条产业链为抓手,开展精准招商、全员招商、顶格招商。一季度,全区共外出走访、在包会见对接深圳沃伦特新能源、北京水木清佰等企业116家,就大全多晶硅、稀土园中园等项目签署合作协议42项。成功举办“九原区2022年全区重大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会上签约项目37个,签约金额达171.6亿元。
如何在非常之年挑战叠加的考验中交出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需要的是不断顺应形势新变化、创新发展新模式。
“不见面”云招商——九原区积极通过电话、微信、视频会议等方式,对接迪尚防护服生产加工基地项目、氢通新能源项目等企业9家;“走出去”招商——赴北京、上海等地区对接水木明拓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13家;“请进来”招商——对接众鑫广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桐乡市波力公司等企业95家,确保沟通联系不断、招商力度不减、项目推进不停。
项目签约不是签字,更要注重落地。为此,九原区突出扬长补短、扬长避短,以全区12条产业链、20个专项方案、52个“一业一策”三年计划为抓手,以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导向,一二三产多向发力,顶格推进持续调度,更加关注项目的科技含量、市场前景和规模效益,算好任务账、平衡账、贡献账和考核账,以更实举措提升服务效能,以更大力度抓招商强链条、抓开工强投入、抓配套强保障,加快形成重大项目全面攻坚持续突破态势。
招商为要
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引擎
作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九原区是集中展现包头形象的重要窗口,为了打造成为包头新市民的首选之地、新进人才的集聚之地,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包头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100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各类市场主体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这次收到60多万元退税款,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感谢税务局的好政策。”华光金属工业(包头)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郑燕开心地说道。近期该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九原区税务局指定专人跟踪受理退税审批各环节,24小时内就实现退税款直达企业账户,得到企业点赞。
国家发改委编著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蓝皮书正式出版后,九原区在全自治区率先推出的“小额无申请退税”便利化、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成功入选典型案例,这一荣誉也是对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质效的“官方认证”。九原区按照国家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税费业务,并为纳税人建立绿色通道,通过免填单、纳税人授权等方式简化流程提供便利,截至目前,累计办理退税118笔,涉及退税金额约196243元。
通过对标看到差距。九原区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信息共享、秒批等优化服务方面主动对标全国先进城市,与最强的比,跟最快的赛,在“比赛”中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九原区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申请2894户,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0.5个工作日办结,网上办理比例达99.05%,网办率领先全市。
通过速度感知温度。九原区依托“蒙畅开”企业开办平台,从精简开办流程上精准发力,从提升登记注册便利度靶向突破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申请人可随时随地线上申请,实现注册登记时长从“论日计”到“论时计”的飞跃,企业开办“0.5小时办结”,打造“立等可取”、更加优质高效快捷的营商环境。
一批批投资者纷至沓来,一个个新项目开工落地,如今的九原,如同一块充满魔力的磁石,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活水”,创业兴业的氛围越来越浓。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秉持着“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松劲”的信念,全区上下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狠抓落实,一往无前加速奔跑,奋力实现全年最好发展结果,全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中心城区,正在九原区从愿景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