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山区政务服务局紧紧围绕“放管服”,全面聚焦“少好快”,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落实,高效率推进,为企业群众建好“连心桥”,当好“贴心人,办好“暖心事”。
聚焦企业开办综合服务大厅,打造“一站式”服务。2021年10月25日全市首家企业开办综合服务大厅正式运行,集市监、税务、发改、工信等部门及银行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市场主体登记、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免费刻章等全流程服务,真正实现“一站式”一次办。
聚焦24小时自助服务,拓宽服务的时空维度。依托企业开办综合服务大厅建成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引进自助服务设备30余台,包括发票申领、自助打证机及电子文件柜等。为企业提供不间断市场登记、税票申领等服务,为群众提供全天候便捷生活服务。
聚焦周末节假“不打烊”、延时服务、错时服务,延伸服务触角。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发展理念,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效、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解决企业群众“节假日办事难”的问题,区政务服务大厅自2021年2月22日起全面推行周末节假“不打烊”、“预约办理”、“延时办理”的服务举措,根本上解决上班族办理各项事项的难点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正做到为群众服务,帮群众办事。
聚焦“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畅通办事渠道。倾听百姓诉求,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指导群众怎样才能办成事,让小窗口成为解决百姓难事、上火事的“灭火器”。区政务服务大厅于2021年4月7日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和引导,做到一次性告知,让办事群众少跑腿、不跑冤枉路。“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仅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更温暖群众心。
聚焦“一次办”服务,当好企业群众“店小二”。打破常规的办理模式,开展新生儿“一件事一次办”服务,通过线上线下齐联动的方式,缓解新生儿家庭的“甜蜜负担”,将群众多头跑,反复跑的情况,变成工作人员联合办理,数据后台跑动。实现了新生儿事项的“一窗受理、同步办理、快递送达”。同时区政务服务局以“一次办”改革为契机,对82个区本级“一次办”事项流程、办事指南、表单要件进行梳理优化,精简合并,对可实行告知承诺的事项进行公布,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窗发证,推动企业群众“一件事”线上线下“一次办”。
聚焦政务大厅特色服务,做好政务服务“暖心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我是政务人·有事我帮您”实践活动,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政务服务全过程和各方面,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对一”代办帮办服务,变“企业群众办”为“政府办”,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代办帮办服务的唯一标尺,始终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应”。同时打破传统坐等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靠前行动,我区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支撑,以“干部走出来”为手段,着力推行审批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帮助企业群众实现自助机办、电脑办、手机办、窗口办,全面优化服务流程,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贴身服务。
聚焦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攻坚,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建设。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全区各单位、各街镇开展多轮“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集中攻坚”,全区总计上线发布事项3819项,即办件占比为80.68%,承诺时限压缩占比84.25%,最多跑一次占比100%,网办占比96.47%,网办IV级深度83.5%,线上累计受理办结17144件,办结率100%。认领电子证照模板48种,汇聚证照历史数据96531件,累计完成签章93667件,签章率97.05%。
聚焦提升服务便利度,立体叫号减少排队等待时间。企业开办综合服务大厅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引入自治区政务服务大厅排队取号系统,实现排队数据与自治区互联互通,完成了大厅评议渠道的全覆盖。叫号系统可在取号成功、业务呼叫、业务办结时为企业群众实时推送短信提醒,方便办事群众随时随地了解排队动态,实现了大厅“静默叫号”新模式。
聚焦“掌上办”特色应用服务,完善移动端服务。大力推进“一网办、掌上办”建设,组织全区各部门、街镇依托各平台多角度、多维度对“蒙速办”移动端进行宣传推广。全区注册量已达14.3万人。纪委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举报平台、党情连万家小程序(万青路办事处)、就业青山(区就业服务中心)特色小程序等15个项目已接入“蒙速办”APP。
聚焦残疾人服务,惠及数千残疾人。遵循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理念,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青山区残疾人联合会整建制入驻政务服务大厅,从方便群众的细节入手,拓宽为企业及群众服务的事项范围,为大厅注入新鲜血液;有效解决残疾人办理联办事项,来回跑、往返跑的问题,真正实现残疾人办事“最多跑一次”,减轻残疾人负担,让办事更加便捷高效。